2019年,第四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第九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首次同期联合举办,为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发挥了积极作用,甘肃两大节会的叠加效应和平台作用也得到充分发挥。
履行国家使命,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传播中国声音搭建了重要舞台。节会主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广泛推介共建“一带一路”的中国方案,积极传播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有力推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向纵深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再次成为节会讨论交流的重要议题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国内外嘉宾的积极响应。
深化交流互鉴,为扩大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进一步畅通了重要渠道。节会顺应共建“一带一路”中关于“民心相通”的要求,论坛会议引发共鸣,文艺演出互鉴共赏,展览展会交相辉映,为文化交流互鉴提供了一个进一步增进了解、建立互信的广阔舞台。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文化通则情感通、民心通,只有在文化上相互了解、相互包容,才能为共建“一带一路”夯实人文基础。
促进共建共享,为更多民众分享文化成果、推动务实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节会期间,近20万各族群众自发参与九色香巴拉文艺演出活动,让人民群众真正参与、现场感受到了丝路文化的魅力。50个丝路文旅项目集体签约落地,极大促进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旅游经贸交流,提升“三区三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助推甘肃加快文化旅游强省建设,为打造世界级丝路旅游目的地提供了重要平台。
致力开发保护,为促进文化遗产永续传承、推动丝路文化创新发展拓展了重要模式。节会全面推进文化遗产领域的交流合作,拓展文化遗产统筹保护和合理利用模式,通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丝路文化艺术精品展览、《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纪录片首映等活动,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丝路沿线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使“丝路精神”在传承和保护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