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博声音 >

【文博声音】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副主席胡百精:交流思想、推进合作,有力促进中拉文明对话

日期:2025-06-17 09:06 来源:甘肃省文化博览局 字体: 分享到:

编者按:2024年9月,第七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敦煌市成功举办。大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为使命,以“践行全球文明倡议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举办了开幕式、敦煌论坛、文化展览、文艺演出、招商推介等5个方面的18项活动。本届敦煌文博会是一次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助推“一带一路”建设的盛会,是一次展示甘肃新形象、凝聚发展新动能的盛 会,得到了国内外嘉宾的广泛赞誉和一致好评,取得了丰硕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果。敦煌文博会官网“文博声音”专栏将分期刊发参会嘉宾的精彩演讲和发言,旨在回顾大会盛况、分享智慧观点、延续交流热度、凝聚各方共识。

image.png

在中拉青年发展论坛暨国际青年文明互鉴对话会上的致辞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副主席 胡百精

很高兴与大家相聚在丝绸之路的璀璨明珠敦煌,共同出席中拉青年发展论坛暨国际青年文明互鉴对话会。我代表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向远道而来的拉美青年领导人和中外嘉宾致以热烈欢迎,向对本次活动给予大力支持的甘肃省人民政府及有关单位表示衷心感谢!

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虽相隔千山万水,但双方友好往来、文明互鉴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16世纪,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就经由海上丝绸之路远销至墨西哥、秘鲁,拉美的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也传入中国。物产的交流为中拉文明的相互接触开启了方便之门。进入当代,魔幻现实主义成为中国文艺青年最青睐的文学流派之一;探戈、桑巴、昆卡等展现拉美民族文化的舞蹈在中国年轻人中收获了大批粉丝;梅西、罗纳尔多代表的拉美足球精神激励着渴望振兴中国足球的青年人。在拉美,只要看看50多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火爆程度,就能感受到当地青年对中国文化的深切喜爱。

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10周年。10年前,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中拉领导人会晤时提出,中拉要“开展文明对话,使双方人民在文化上彼此欣赏、心灵上相亲相近,夯实中拉关系长远发展民意基础”。10年来,中拉关系已进入了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的新时代,各领域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已与22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中拉年贸易额近5000亿美元,中方稳居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国。中企在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参与的电力投资建设,在墨西哥承建的地铁现代化改造项目等,促进了地区互联互通,惠及当地上百万居民。双方深入推进航天合作,推动中方科技文明成果更好惠及拉美;共同开展联合考古项目,通过发掘玛雅文明的珍贵遗产,进一步丰富人类文明百花园。

各位嘉宾,青年朋友们,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不同文明之间因价值冲突而引发的地缘安全挑战正在消解全球发展成果。去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引发国际社会积极反响。

青年思想开放、乐于探索新事物,是人类文明互鉴最活跃的推动者。中拉文明互鉴离不开青年的参与和贡献。全国青联积极落实习近平主席倡议实施的“未来之桥”中拉青年领导人千人培训计划,广泛邀请拉美国家各领域青年访华,与中国青年交流思想、推进合作,有力促进了中拉文明对话。今天,我们举办中拉青年发展论坛,以“加强文明互鉴、携手共同发展”为主题开展国际青年文明互鉴对话,希望能为以文明对话跨越隔阂、消弥分歧、共同发展找到青年方案。在此,我分享几点思考,与大家交流。

第一,以青春的开放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我们常用春天比喻一个人的青年时光,正因为青春是开放的,涵养包容万物,向上向外生长。青年要打开眼界和心智,理解历史,拥抱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是历史发展的基本形态,在互联网将世界“拉平”,直欲形成地球村的大变局中,此等多样性更显珍贵。各国青年要平等尊重不同思想文化,理性处理本国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差异,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不攻击、不贬损、更不试图取代其他文明,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

第二,以青春的热诚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先哲讲,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殊异,不可混同,却有根本的道理和共同的价值基础贯通其间。在一个健康有生机的生态系统中,不同生命主体总是各美其美又和合共生。对世界文明而言,若欲避免将多样性和差异性泛化、简单化为文明冲突论,即须持守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应成为青年对人类前途命运的现实关怀。各国青年要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既善于接纳“不同”,又积极寻求“大同”。在“不同”中彼此映照、互相尊重,在“大同”中消除隔阂、共创未来。

第三,以青春的担当推动文明传承和创新。青年最具创新精神,人类文明传承发展离不开青年的持续创造。青年要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不忘本来”的智慧,应对“面向未来”的挑战。

第四,以青春的力量促进国际人文交流合作。面对当今世界的机遇和挑战,没有哪一种文明能够包揽全部问题的解决方案,唯有辟出真诚交流、深度互鉴的空间,才能汇聚更强大的创生力量。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青年要坚持民意相交、民心相通,广历各国人文山川,广交各国朋友伙伴,以务实行动促进各国人民的相知相亲,努力成为传播本国文明、沟通世界文明的青春使者。

各位嘉宾,青年朋友们,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14亿多中国人民的殷切心愿。经过百年探索和接续奋斗,中国共产党已经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致力于团结奋斗,让全体中国人民一起迈向现代化。我们致力于共同富裕,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过上美好生活。我们致力于全面发展,让人们的物质和精神世界同样富足。我们致力于永续发展,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致力于和平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两个月前,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成功召开,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青年代表希望,青年创造明天。新时代中国青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见证者和受益者,享有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机会、丰富多元的职业选择、日益完备的权益保障,也必将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参与者和贡献者,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世界现代化进程贡献智慧和力量。

站在连接古代不同文明的丝绸之路上展望未来,全国青联愿与拉美青年组织和机构一道,以加强文明互鉴促进青年发展,以推动“美美与共”助力中拉共同发展,团结引领中拉青年共行天下大道、共应时代挑战,为开启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的下一个精彩十年贡献青春力量,携手创造人类文明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文根据嘉宾在敦煌论坛议题五:国际青年文明互鉴对话会上的发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