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上午,甘肃省文化人才专项群众文化类人才培养班在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开班。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驻厅纪检监察组组长张盛贵出席开班仪式并作动员讲话,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毕绪龙出席并致辞。
张盛贵指出,此次培训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群众文化高质量发展”核心任务,通过系统性、实战化教学,培养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策划组织、执行创新能力,着力提升基层群众文化服务水平,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扎根基层的群众文化工作队伍。
张盛贵强调,参训学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学习,珍惜难得的“充电蓄能”机会;勤思善悟,以创新思维破解基层文化发展难题;对标找差,精准补齐能力短板;学有所获,切实提升培训实效;将培训成果转化为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服务水平的强大动能,努力成为“懂政策、精业务、善创新”的复合型人才,为推动甘肃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毕绪龙表示,学院于2012年开始向原文化部、财政部申请设立的面向全国文旅干部的培训专项,紧密围绕文化和旅游部总体工作部署,立足全国文化和旅游发展需要及干部队伍建设实际,和各业务司局及各省文旅系统形成多方联动的良好合作机制和培训品牌,社会效益显著。他勉励此次培养班的学员,要尽快从工作“热运行”进入学习“冷思考”,实现从干部身份到普通学员、工作状态到学习状态、家庭生活到集体生活的三个转变,集中精神,端正态度,提升学习质量,力求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本期培训班分专业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两个阶段进行,为期66天。专业理论培训阶段为期21天,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委托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组织培训,课程由文化理论与政策导向、群众文化活动策划与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文化科技与创新传播、实践交流与成果转化五大版块构成,邀请中央党校、文化和旅游部相关专家及高校教授进行专题授课,构建理论框架;赴北京市重点公共文化单位、重要群众文化场馆、非遗工坊等场景沉浸式教学,强化“学用结合”;开设“短视频制作与平台运营”“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等实操性课程,提升学员新媒体传播与科技融合能力。实践锻炼阶段,将根据参训学员的专业特长,分配到厅直相关单位进行为期45天的实践锻炼。
甘肃省13个市州50名参训学员和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人事处负责人参加了开班仪式。(文/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曹斌 图/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闫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