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博声音 >

【文博声音】湖北省文联名誉主席刘醒龙:圣贤的敦煌

日期:2025-06-06 10:06 来源:甘肃省文化博览局 字体: 分享到:

编者按:2024年9月,第七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敦煌市成功举办。大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为使命,以“践行全球文明倡议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举办了开幕式、敦煌论坛、文化展览、文艺演出、招商推介等5个方面的18项活动。本届敦煌文博会是一次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助推“一带一路”建设的盛会,是一次展示甘肃新形象、凝聚发展新动能的盛会,得到了国内外嘉宾的广泛赞誉和一致好评,取得了丰硕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果。敦煌文博会官网“文博声音”专栏将分期刊发参会嘉宾的精彩演讲和发言,旨在回顾大会盛况、分享智慧观点、延续交流热度、凝聚各方共识。

圣贤的敦煌

湖北省文联名誉主席 刘醒龙

在读书人心里,敦煌是圣贤一样的存在,虽然从没有人说过——不到敦煌心不甘。

我会记住二0二四年秋天的这个日子,从武汉乘高铁到兰州,再换乘夜行列车,于凌晨六点左右,走出火车站,第一次踏上敦煌大地那一刻,非常像前人所说:不识玉门关外路,梦中昨夜到边城。

近二十年来,我迷上了考古,特别是两周时期的青铜重器。二00四年,第一次面对绝无仅有的曾侯乙尊盘,对比现在人头攒动的景象,作为国宝中的国宝,那时只能静静地待在湖北省博物馆的一处角落里,几乎无人问津。多年之后,情形不再,反而更觉得当初倍受震撼的意义。因为这种震撼,才找到后来写作“青铜重器系列之一”《蟠虺》的核心句子:识时务者为俊杰,不识时务者为圣贤。在那之后写作的“青铜重器系列之二”的《听漏》,是由于发现有史以来第一次出土的九只列鼎,只配有七只簋,而不是代表君王至尊的九鼎八簋,这一次写作让自己找到新的句子:考古考古,考的是古,答的是今。

比西北更西北,比河西更河西的敦煌,用有限的物质创造出无限的文化,只有不识时务的圣贤才会如此行动。

作为考古重镇,敦煌文化中的“白雁西风紫塞,皂雕落日黄沙”被吟诵了几百年,所考证的昔日苍凉,回答了今天的雄奇热烈。敦煌是活着的历史文化现场,“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流传了上千年,在活色生香的现代小城面前,古时的情境,不再是今天的真实。

我们在努力考证敦煌何以圣贤,圣贤般的敦煌也在认真考证我们。

作为凌晨时分闯进敦煌的外来者,晨曦中的第一个眼神,能不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其实不要紧,因为敦煌早就铭刻在我们的灵魂中。

不是每个人都读过《楚辞》,我们还是有可能说,只要读过李白、杜甫、苏东坡,也就相当于读过《楚辞》,因为李白、杜甫、苏东坡是从《楚辞》中成长起来的。虽然许多人没能来到敦煌,敦煌石窟里的飞天意象,通过黄河流域那些寺庙中的壁画和雕塑、通过长江流域那些出土的考古遗址,还有大大小小的课堂里少不了的美术课程,让敦煌文化无所不在地深入到每个人的心里。

生命最神奇之处是人人都拥有文化精神,为了抵达更高层级的精神享受,又回过头来需要凡事务必身临其境,不可以像神仙打架,总在云里雾里。

敦煌文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从不例外,同样需要纯粹的精神与乱纷纷的俗务同时抵达。事实上,尽管有许多年的文化熏陶,一个人在没有抵达之前,敦煌名气再大,也是西北的一处地理空间,人们嘴里说着绝妙飞天,脑子想得最多的还是黑风蔽日,黄沙鸣响,边关冷月,大漠孤烟。正如没有在南方楚地烟火人间中熏陶半辈子,就断定楚人好巫不过是装神弄鬼,却不知楚人所好之巫,代表着青铜时代科技文化的最高水准,代表着青铜时代社会文明的最高层级。同样,听甘肃的同行们说出菩萨,供养等词汇时,所联想到的是天人合一,是无私奉献,但从外来人的嘴里说出来时,难免带着临时抱佛脚的俗气。

敦煌文化与楚地文化一样,从一个地方升华,最终还要在一方水土中落实。

楚地中人将最珍贵的青铜资源,交付给掌握那个时期最高工艺水平的青铜工匠,制造出让千年以后的我们叹为观止的青铜重器,意在与天地宇宙进行交流,正如今天的人们渴望进行星际之间的探索飞行。楚地之巫与敦煌飞天,是否有殊途同归之义,异曲同工之妙?楚地青铜工匠是那个时期楚地的大国工匠,敦煌飞天画师一定也是那个时期敦煌的大国工匠。若不是胸怀壮阔,再好的青铜原料,再高级的绘画材料,也难以促成这种崇尚、崇高和崇敬的表达,留下这些高远无上的圣贤一样的存在。

在我主编文学双月刊《芳草》的十八年间,做了最惊世骇俗的一件事,从二0一八年第六期到二0一九年第三期,连续用四整期、刊发甘肃作家叶舟的一百多万字的长篇小说《敦煌本纪》。敦煌文化是中华先祖留在山河大地上的灵魂,唯有破例破例再破例的方式,特殊特殊再特殊的礼遇,才能让世人更好地释读圣贤的敦煌和敦煌的圣贤。

我喜欢有关敦煌的两句诗。第一句是,瑞鸟含珠影,灵花吐蕙丛;第二句是,洗心游胜境,从此去尘蒙。曾经写过这样的一段话:在腐朽没落的朝代,青铜重器会将这个朝代揭露得更加腐朽没落。在辉煌瑰丽的年代,青铜重器会将这个年代衬托得更加辉煌瑰丽。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敦煌也是如此,在中华民族处在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辉煌瑰丽的敦煌会将这个时代衬托得更加辉煌瑰丽。成为屹立在西北大地上不解风情,不识时务的永远的圣贤。

(本文根据嘉宾在敦煌论坛议题三:敦煌文化的文学表达上的发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