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0日,由原文化部、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国家旅游局、中国贸促会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敦煌文博会在甘肃敦煌市隆重举办,来自86个国家、5个国际和地区组织的95个代表团、1500多位中外嘉宾参会,会议得到了沿线各国积极响应和普遍支持,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广泛赞誉。
首届敦煌文博会以“论、展、演”为主体,以分项活动为支撑,展示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风俗风情、现代文化创新成果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开幕式暨高峰会议盛况空前。2016年9月20日,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开幕式和高峰会议同时举行。习近平总书记致贺信表示祝贺,向出席敦煌文博会的各国嘉宾和朋友表示诚挚的欢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并在高峰会议上作主旨演讲。
法国政府代表、参议院外事、防务和武装力量委员会主席、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阿富汗第二副首席执行官哈吉·穆罕默德·穆哈齐克,尼泊尔议会议长昂萨莉·加尔蒂·马噶,柬埔寨副首相尹财利,摩洛哥国王文化顾问大卫·安德烈·阿祖莱,世界旅游组织副秘书长兼执行主任祝善忠分别发表演讲。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出席会议。
来自85个国家的文化或旅游部长、驻华使节和5个国际及地区组织的代表与甘肃结为友好关系的省州长和市长、文化企业和文化机构负责人、专家学者;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代表;国内部分省区市负责人,文化企业、文化机构负责人,知名专家学者、文化名人,甘肃省领导、有关方面负责人以及中外媒体人士和记者参加会议。
会议论坛唱响丝路精神。高峰会议除主论坛外,设计了五个分论坛和五个专项论坛,每个论坛设计不同的主题。
五个分论坛分别是:
分论坛一:部长圆桌会议。主题:坚持“和平合作”,完善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化合作新机制。
分论坛二:坚持“开放包容”,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化多元共存。
分论坛三:坚持“互学互鉴”,推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化融合发展。
分论坛四:坚持“互利共赢”,推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化成果共享。
分论坛五:敦煌文化的当代价值。
五个专项论坛分别是:“丝绸之路的历史·今天·未来”国际学术论坛,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论坛,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论坛,路易·艾黎国际主义精神与“一带一路”建设论坛,大数据助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论坛。
各论坛先后有110多名中外政要和专家学者踊跃演讲,交流思想,深入研讨,为推动文化交流对话和共建“一带一路”贡献远见卓识。
文化年展精心策划内容。文化年展以“彰显丝路精神 推进融合发展”为展览主题,以博物馆风格、殿堂气象为布展设计理念,室内展示面积28000㎡,室外展示面积8000㎡,分为国际展区、中国展区、甘肃展区、主题展区等四部分,合计33个分项展览,共展出法国、意大利、匈牙利、伊朗等全球61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陕西、宁夏、浙江等15个省区市展品8000多件。
展品涵盖历史文化、非遗保护、艺术收藏、创意设计等领域,全方位、跨时空,集中展示了这些丝绸之路重要的文明成果,许多展品在中国是首次展出。
国际展区展示全球顶尖艺术大师作品和世界级博物馆文物藏品,展出主宾国法国以及印度、埃及、墨西哥等国一流产品,其中:
“文明之旅魅力法国——主宾国展”面积2000㎡,从法国与丝绸之路的渊源开始,通过照片、视频、互动展板及实物等方式,集中展示法国绘画、建筑、摄影、漫画、设计、音乐、电影、美食、时尚文化,立体性展现法国古今面貌。展区共200余件展品,由“古老法国、丝路友邦、魅力大区、相约法国”等四个板块组成。
“四海一家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精品展”,面积1200㎡。荟萃了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国家的艺术精品。主要以绘画、雕塑以及具有各国民族特色的工艺品为主。“四海一家”着眼于充分挖掘各国使馆的文化资源,发挥使馆在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作用,发挥其公信力与影响力。汇集世界多国不同风格的代表性艺术品,不出国门就可领略多国风情,欣赏多国艺术。
中国展区、甘肃展区、专题展区也以国家级艺术作品和文物精品,全面展示我国丝路文化传承与创新成果。
中国十三省(区市)馆藏文物精品展,面积2200㎡。精选国内丝绸之路沿线甘肃、陕西、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山西、河南、四川、重庆、广西、云南、西藏13省(区市)38家文博单位有关馆藏精品404件,其中甘肃省28家282件,外省14家122件。再现丝路沿线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状况及其为世界文明发展进步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启迪当代人们不断探索新的合作与交流方式,促进沿线各民族、各地区和各国友好往来、共同繁荣。
“文化记忆”丝绸之路非遗展,面积1330㎡。展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省(区市)获得联合国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包括传承人的代表性作品,传统技艺和民俗作品。重点展示了各地能代表其传统文化特征,又便于在展会中展示的手工技艺,共有国际、国内两大板块内容。国际板块按照中亚、西亚、东非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展示了皮画、陶瓷、金属镶嵌、挂毯、伊朗珐琅、铜器镶嵌、细密画、金属器皿、地毯、乌木雕、挺嘎挺嘎绘画等工艺品。国内板块,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分为13个区域,每个区域3—5个项目,展示维吾尔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阿拉伯文书法、凤翔木版年画、山西面塑艺术、蒙古马具制作技艺、蜀绣技艺及工艺品等,每个项目都有传承人现场演示并与观众互动。
香港、澳门、台湾文化及创意展,面积1300多平方米。展览以“互动时代”为主题,以新媒体设计为方向,着重展示了香港、澳门及台湾创意文化领域的创作新成就与发展现状。香港、澳门及台湾的艺术家与设计师以新媒体为介质和创作手段,通过互动装置、概念影像、动画设计、光影表演等多种方式,将当代艺术设计与现代技术完美融合,带给观众全新知觉体验的同时,折射出社会文化语境的丰富性与不断变化更新的状态。
文化年展自9月20日开展至10月10日结束,共接待观众13万多人次。9月20日至21日敦煌文博会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亲临文化年展视察,法国、尼泊尔、阿富汗、柬埔寨、摩洛哥、日本等国领导及85个国家,5个国际和地区组织的95个代表团的代表等参观了文化年展。
文艺演出体现融合共鉴。文艺演出围绕“荟萃艺术精品 共享文化成果”的主题,包括中国共有30个国家参与的优秀文艺剧(节)目13项演出,其中国内演出4项、国外演出4项、中外联袂演出5项。2016年9月16日至10月15日,在敦煌大剧院、敦煌剧院、《又见敦煌》演艺剧场、马戏大棚、敦煌国际会展中心,会展中心广场等每天上演,中外1400多名演员参加了演出。
13项演出中,主要演出有4项:
1.欢迎晚宴演出:中外组合乐队合奏;
2.开幕式演出:中国经典舞剧《丝路花雨》(2016版);
3.中外联袂文艺晚会:《相约敦煌》;
4.主宾国演出:法国乐队《Lo' Jo invtsGuo Gan and Adrien Frasse-Sombet》。
9项配套演出是:
1.交响音乐会《马友友大提琴之夜》;
2.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时尚秀;
3.大型实景演出《又见敦煌》;
4.大型实景演出《敦煌盛典》;
5.西班牙弗拉门戈《环球魔力之旅》;
6.杂技剧《敦煌神女》;
7.阿根廷探戈舞《欲望探戈》;
8.中外组合小型演出;
9.马戏《2016中国丝路敦煌国际马戏嘉年华》。
文艺演出历时30天,共演出68场,观众39000多人。文艺演出在阵容的构成上,既选择世界一流水准的演出团队,又选择世界各国富有民族民间特色的演出团体,突出文化的多样性、地域性、民族性和包容性。
此外,为了给首届敦煌文博会营造欢乐喜庆的文化氛围,自2016年7月25日起,甘肃省直文化单位,各市州宣传部门和文化行政管理单位还组织了124台优秀剧目在甘肃各地进行展演,与主场演出交相辉映、同频共振。
首届敦煌文博会文艺演出,主题突出、阵容强大、剧种多样、分布广泛、持续时间长,成为会议期间最受关注的看点之一。同时通过一次次文艺演出,中外艺术家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拉近了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情感距离,呈现出交流融合、热烈感人的生动场景。通过一场场文化盛宴,深刻讲述丝绸之路的传奇与故事,精彩演绎各国人民热爱和平,向往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怀。
(甘肃省文化博览局创意信息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