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上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培计划——黄河流域甘肃地区民间染织绣非遗工坊建设与技艺提升培训班在兰州交通大学举行开班仪式。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兰州交通大学研究院、社会服务与成果转化中心,庆阳市文旅局,庆阳市文化馆,临夏州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国十省(市)的40名学员参加了开班仪式,并参观“丝路缬长河——兰州交通大学染缬艺术创作精品展”。
此次培训班为期30天,面向全国招生,从中遴选40名非遗传承人或从业者参加培训,其中包括来自北京、河北、浙江、福建、湖南、山东、河南、四川、贵州等9个省(市)的20名学员。培训班邀请到北京联合大学教授管兰生、四川自贡扎染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晓平、深圳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罗莹等专家学者授课,课程包括传统扎染基本技法、染缬艺术创作实践、非遗产品营销策略、当代扎染创作方法与非遗工坊建设案例分析等,采取理论讲解、实践操作、观摩交流、成果总结等方式进行培训。
兰州交通大学自2017年入选中国非遗研培参与院校以来,充分发挥自身在传统技艺尤其是染缬技艺方面的科研与艺术创作优势,累计举办10期以传统染缬技艺为核心的非遗研培活动,获得参培学员的充分肯定。自2023年起,兰州交通大学开展以“黄河流域甘肃地区民间染织绣技艺提升”为主题的巡回研培活动,计划在5年时间内,以黄河流域甘肃东部地区的民间染织绣技艺为重点开展非遗研培活动。(文/图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王学礼 兰州交通大学 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