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资讯 > 行业交流 >

天水文旅局参加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文旅品牌推介会

日期:2024-05-16 16:05 来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字体:

今年3月以来,甘肃天水麻辣烫火爆全网,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来打卡美食、观光度假。5月11日至12日,在浙江湖州德清县举行的2024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文旅品牌推介会上,来自文化和旅游部、地方文旅部门、文旅企业的嘉宾和文旅网红代表等分析行业发展,推介文旅资源,共话文旅品牌建设之道。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应邀参加,重点推介了天水麻辣烫和天水文旅资源。

一碗飘香的麻辣烫,是天水人唾手可得的快乐,也“烫”走游客对于天水“偏僻”“匮乏”的固有印象,升腾出物产丰饶、资源丰富的崭新容颜。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参会代表表示,很多人因为麻辣烫来到天水旅游,但最终被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所吸引。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石窟文化、三国文化等五大历史文化和众多的民俗民间文化,让游客流连忘返。

伏羲庙

伏羲文化:天水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始祖伏羲在这里创画八卦,肇启文明,因此天水又被誉为“羲皇故里”。伏羲氏制嫁娶、正姓氏、结网罟[gǔ]、教畋[tián]渔,开创了中华文明的诸多先河,为中华民族奠基和中华文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伏羲创画八卦之地卦台山被誉为“太极无双地、画卦第一山”,伏羲庙是我国保存最完整、建筑年代最早的祭祀伏羲氏的明清宗庙建筑群,被誉为“中华第一庙”。每年夏至,天水伏羲庙都会举办盛大的公祭伏羲大典和海峡两岸共祭伏羲典礼。2006年,太昊伏羲祭典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多年来,天水市坚持以办好公祭伏羲大典和海峡两岸共祭伏羲典礼为载体,以打造“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为目标,以建设伏羲始祖文化传承创新区为抓手,发挥了伏羲文化的根脉文化价值和精神纽带作用。以伏羲为代表的祖脉文化得到广泛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了天水力量。

大地湾遗址

大地湾文化:位于天水市秦安县的大地湾遗址,是西北地区目前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最早遗址。根据C-14年代测定,距今约7800—4800年。该遗址出土各类文物近万件,发现了数量众多的房址、窖穴、墓葬、壕沟等史前遗迹700多个。大地湾先民在这里刀耕火种、繁衍生息,众多或群聚、或分散的各式墓葬和居住遗迹,揭示了史前大地湾高度发达的文明。该遗址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遗存、深厚的内涵、辉煌的成就,成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遗址之一,被评为我国20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非子牧场

秦早期文化:天水秦文化是早期秦人入主中原前,兼取西戎游牧文化和中原华夏文化之长,形成的一种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地方文化。秦人先祖在这里策马扬鞭、开创基业,进而挺进关中,横扫六合、统一天下。在回归华夏文化的艰苦奋斗过程中,秦人一方面积极从先进的中原文化吸收养料,同时又能融入西戎游牧文化中剽悍勇敢、长于骑射征伐的风格,为天水“羌戎文化”注入了富有活力与创造性的新鲜血液。天水至今留存有牧马滩、秦亭等先秦重要遗迹。

麦积山

石窟文化:天水是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的第一重镇。魏晋以来,随着佛教东渐的脚步,天水境内的渭河沿线形成了多处石窟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麦积山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麦积山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自然与文化双遗产,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现存窟龛221个,造像10632尊,壁画1000余平方米。天水境内的麦积山、大像山、水帘洞等多处石窟寺共同构成了古丝绸之路东段的“百里石窟艺术走廊”,全面展示了佛教雕塑艺术逐渐中国化的过程,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诸葛军垒

三国古战场文化:三国时期,天水处于蜀魏交锋前沿,双方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诸葛亮北伐六出祁山,在这里鏖战街亭、智收姜维。街亭是天水盆地通往关中盆地的主要通道,因此马谡失街亭影响了整个北伐的大局。如今,战争的硝烟散去,天水三国遗存木门道、姜维墓、诸葛军垒、古街亭等遗迹,无一不在静静地述说那波澜壮阔的历史。

活动现场,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还分享了打造文旅品牌的经验。(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