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敦煌文博会 > 历届回顾 > 第六届敦煌文博会 > 视频回顾 >

文化传承攀高峰

日期:2023-08-22 02:08 来源:视听甘肃 字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8月来甘肃省调研时满怀深情地说,这次我要走河西走廊,看看这边,特别是看看敦煌,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文化自信,研究弘扬敦煌文化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文化自信。省委省政府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牢牢记在心里,始终作为工作的“根”和“魂”,落实在行动上,充分发挥甘肃省文化资源优势,依托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加强优秀文化研究阐发、普及教育、保护传承、传播交流,推进“文化瑰宝”与科技、旅游、创意深度融合,努力建设文化兴、生态美、百姓富的文化和旅游强省,源源不断为加快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美丽甘肃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甘肃广电总台推出《总书记对河西走廊的瞩望》三集特别报道。今天播出第三集:文化传承攀高峰。

4年前,习近平总书记甘肃考察首站就来到了敦煌。在敦煌莫高窟,习近平总书记和游客亲切交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不断坚定文化自信”。谆谆嘱托,字字句句都铭刻在敦煌研究院工作人员心里。

实验室占地1.6万平方米,可承载数吨重的大型土遗址样品,可模拟零下30摄氏度到60摄氏度气温,以及风、雨、雪等各种气候条件。

留住千年芳华,延续敦煌故事。启动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工程,推进石窟考古报告编撰、敦煌文献分类整理出版等重要项目,出版《敦煌艺术大辞典》等重要学术专著,建立壁画修复效果评价体系……保护莫高窟,是技术的革新突破,是与自然的较量、与时间的对抗。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活的历史。在“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关城视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

多年来,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对野外夯土长城的维护和监测从未间断。多种科技设备的应用,最大限度减少了各种风险因素对长城本体和赋存环境的危害,让年老的长城“延年益寿”。

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弘扬。嘉峪关市充分利用地域内长城形态多样、保护完好的优势,全力做好长城文物保护、历史研究、文化挖掘、数字再现、精神传承、文旅融合等工作,让嘉峪关长城以独特的文化脉络和体系在辽阔的西部大地繁衍生息、绵延发展。

眼下正值旅游旺季,来高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一些企业单位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在这里开展党性教育实践活动,重温入党誓词,瞻仰烈士遗物,激发爱国热情。

这样的主题教育在高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每年有近两百场。

建设书香社会,推进全民阅读。《读者》杂志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为人民提供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的深情嘱托,适应互联网时代阅读习惯和方式的转变,读者传媒加快推动公司传统纸媒出版从“一维出版”向“多维运营”转型,积极布局相关多元业态。并实施了“点·线·端+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读者方案”。

参观艺术瑰宝敦煌莫高窟、畅游巍峨壮丽的长城、探访红色遗迹感悟革命文化、领略浩瀚广阔的大漠风情……作为丝绸之路旅游线路的黄金路段,今年七月以来,甘肃旅游迅速“火出圈”,多地多景点游客呈“井喷式”增长。“一步千年、一眼万里”的魅力甘肃,正在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站在新的起点上,甘肃省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充分发挥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的优势,进一步推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深度参与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不断扩大“文化瑰宝”影响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聚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使文化成为甘肃最具魅力、最吸引人、最有辨识度的亮丽名片和金字招牌。(甘肃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