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敦煌文博会 > 历届回顾 > 第五届敦煌文博会 > 新闻报道 >

共享丝路文化盛宴 共谋丝路繁荣大计——“一会一节”集中举办高规格论坛活动综述

日期:2021-09-26 10:09 来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字体:

  9月24日上午,第五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第十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开幕式在世界“四大文明”交汇地敦煌隆重举行。本届“一会一节”以“交响丝路 文博天下”为主题,邀请韩国担任主宾国,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办。

  9月24日下午,敦煌论坛、“一带一路”交流与合作文化论坛、“五凉”文化论坛等3场高规格论坛分别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此次论坛旨在深入挖掘丝路文化精髓,着力打造敦煌学研究高地,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传播中国声音,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为“一带一路”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民心基础。

  敦煌论坛,思想激情碰撞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敦煌论坛由文化和旅游部、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甘肃省文物局、敦煌研究院承办,主要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宏伟蓝图,传播中华文化,总结敦煌学百余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历史经验,加强敦煌学研究的国际交流,打造敦煌学高地,发挥敦煌学在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的重要作用。

  与会嘉宾围绕“‘一带一路’与敦煌学研究的新课题”“进一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巩固和完善‘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机制,强化中华文化的世界表达”等议题进行研讨交流。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首都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山西大学、敦煌研究院等有关单位代表68人参会。收集论文58篇。

  回望历史,丝绸之路引领文化交流互鉴;立足现实,各国人民期待文旅合作共赢;面向未来,携手搭建丝路文化相通之桥。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留下了灿若群星、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讲好中国故事,才能在洗尽岁月铅华后积淀成民族精神之魂;传播中国声音,才能在历久弥新传承中传播中国文化之音;树立中国形象,才能在沧海桑田变幻中筑牢文化强国之基。

  “一带一路”交流与合作文化论坛,贡献真知灼见

  胡杨翠荫阁道外,九层楼接日光华。“一带一路”交流与合作文化论坛由甘肃省政协和中国社科院共同主办。论坛活动主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视察时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与“一带一路”省区交流弘扬传统文化的经验,共同探索与沿线国家开展文化合作的方式和途径,向国家部委和地方党委、政府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来自国内外的10余位嘉宾分别发表了主旨演讲和主题演讲。其中,2位嘉宾发表了主旨演讲,12位嘉宾发表了主题演讲。

  共建“一带一路”最牢固的基础在于文明互鉴,最深厚的力量在于民心相通。敦煌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要塞,既见证了“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交流盛况,也沉淀了中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深厚底蕴,形成了具有多元特色、世界气象的敦煌文化,成为了中西方文化互学互鉴、交融发展的光辉典范。“一带一路”交流与合作文化论坛为甘肃持续深化同丝路沿线各地的交流与合作,深入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贡献真知灼见。

  “五凉”文化论坛,成果出新出彩

  琵琶且拢弹新曲,高调依然在五凉。“五凉”文化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武威市委、武威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承办。

  “五凉”文化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极为深远的文化影响,也给武威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增添了无穷魅力。“五凉”文化是河西历史文化的代表性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民族团结融合、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五凉”文化论坛主要挖掘“五凉”文化资源,深层次探讨“五凉”文化在丝绸之路多元文化汇聚交融和文明嬗变中的地位和作用,讲好“五凉”故事、丝路故事,促进文化交流、文旅融合发展,增强文化自信。近年来,甘肃省武威市深入挖掘“五凉”文化内涵,建成“五凉”文化博物馆,录制《话说五凉》文化短视频节目,出版《话说五凉》《五凉名儒》等专著,多形式、多平台呈现博大精深的“五凉”文化。

  来自国内历史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受邀出席论坛,就“五凉”文化展开深入探讨。这对于推动“五凉”文化传承、发展,助推武威建设文化旅游名市,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文/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高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