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交流 >

十年磨一戏,原创大型沪剧《敦煌女儿》在国家大剧院演出

日期:2021-05-13 10:05 来源:人民资讯 字体:

5月12日晚,上海沪剧院为首都观众带来了“十年磨一戏”的原创大型沪剧《敦煌女儿》。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吴侬软语的“上海声音”,将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改革先锋、感动中国人物——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守望莫高窟半个世纪的“敦煌女儿”的故事娓娓道来。

现场观众们跟随剧中人物穿越半个世纪,共同走近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几代敦煌人致力莫高窟文物修复和保护的一生,真实展现共产党人“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精神品格。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沪剧人将沪剧唱出了时代最强音,也让首都观众领略了“上海声音”带来的敦煌魅力。

匠心之作

沪剧《敦煌女儿》是一部匠心之作。上海沪剧院集结了中国戏曲界金牌创作团队打造,由著名导演张曼君执导,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领衔主演。茅善玉从序幕唱到尾声,每场要满弓满调地驾驭数十段宣叙、咏叹,最长的唱段竟达20分钟。她的嗓音唱腔变换多样,时而软糯有味、时而委婉回转、时而慷慨激越,生动地表现出了樊锦诗青年、中年、老年三个年龄段的风貌。在时空交错的场景中,她一个转身便从25岁变为80岁,舞蹈化的肢体语言,丝丝入扣。根据人物不同的年龄和情境,茅善玉在自己设计唱腔中,既有沪剧的细腻温婉,又融入了京剧、越剧的唱腔特色,让整体演唱特别有力度,人物表现有张力。

上海长大的姑娘樊锦诗,北大毕业后来到敦煌研究所报到。

10年前,一篇上海女儿樊锦诗北大毕业后就来到敦煌研究守护半世纪的报道,深深打动了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她决定创排一部沪剧。该剧历经多年,数易其稿,期间茅善玉带领主创团队8次深入敦煌,感受“莫高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融入到舞台创作中。沪剧院坚守“用心、用情、用功”的创作传统,在边演边改的过程中,该剧召开了5次大型专家研讨会,收集了树百份观众调查问卷。在一次次推翻调整后,沪剧《敦煌女儿》用多重叙事的结构、磅礴的音乐、诗意的舞台、多媒体的视觉效果,为观众呈现了一个诗化写意、美轮美奂的敦煌故事,讴歌了几代敦煌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也扩展了传统沪剧的表现力,深化了人文精神及内涵。

樊锦诗真情回忆她与常书鸿等几代敦煌人共同守护半个多世纪的岁月。

在茅善玉看来,《敦煌女儿》的创作难度很大,是一次次推翻、一次次调整。“精品力作离不开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敦煌人不畏艰难、前赴后继,以赤子之心坚守文化阵地,传播优秀文化,这是敦煌故事,更是中国精神。”

知名沪剧演员钱思剑饰演的彭金章、凌月刚饰演的常书鸿、吴争光饰演的段文杰等敦煌人物,同样质朴而鲜活。

高峰之作

《敦煌女儿》是上海沪剧院从“高原”向“高峰”迈进的标杆之作。自2018年上演以来,先后应邀参加了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系列活动、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第九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第四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紫金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活动。入选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程重点扶持作品、2019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2019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2018—2019年度上海文艺创作精品剧目,并获国家艺术基金2020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不仅收获了广大沪剧观众的喜爱,在全国的影响也逐步扩大,尤其是各地的青年学子,对这部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也由此关注沪剧、爱上沪剧。

老院长常书鸿教育研究所青年要让中国敦煌学走向世界。

茅善玉表示,从艺术表现而言,《敦煌女儿》用时空穿梭的手法,营造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的艺术效果。在创作中不仅把沪剧的味道做出来,又要增加歌唱性,让旋律更为丰富,场面更为恢弘,具有强烈的艺术观赏性和感染力。

此外,《敦煌儿女》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舞美效果简洁时尚,富有诗意。音乐旋律优美,主旋律等唱段完全可以当作流行曲调来唱,反映出沪剧与时俱进的特色。庞大的乐团现场演出,也为这部剧增添了魅力。

从田头山歌、本滩、申曲,再到沪剧,沪剧的发展始终与上海这座城市一样“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在求新求变中与时代同步、与城市同行。许多艺术界人士表示,《敦煌女儿》为新时代沪剧的发展奠定了新方向。该剧导演张曼君说,《敦煌女儿》以改革开放先锋人物樊锦诗为原型创作,是沪剧在新时代的一次探索和追求,不仅体现出上海沪剧人反映现实和时代精神的一种责任,更是沪剧艺术创造的一次新机遇。

真情之作

据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讲,10年前,她在报纸上看到关于樊锦诗的报道后,萌生了创作一部沪剧的念头。经人介绍,她联系了樊锦诗。开始,樊先生认为自己没什么事迹可以搬上舞台的,“我就是安安心心在敦煌搞研究,从事文物保护,这是我的本职工作,就算出了点成绩,也是大家共同做的。”听到这些话,茅善玉再次感受到樊锦诗的不平凡,更加坚定了创作意愿。她看了许多关于几代敦煌人和樊锦诗的事迹资料,越看越激动,越看越觉得有责任去排这样一出戏,她决心用真情去打动樊锦诗。

功夫不负有心人。樊锦诗和茅善玉都是全国政协委员,但不在同一个界别。有一年政协开大会,正好樊锦诗坐在茅善玉的前方。“我必须抓住这个好机会,说动先生。”茅善玉想到做到。

听了茅善玉的表白后,樊锦诗平静地问了句:“你想怎么创作?表达什么主题?”她还幽默地说,自己不会穿着打扮,又没有花边新闻,这戏抓不住眼球。

“我想通过您的故事,介绍几代敦煌人不惧艰辛、坚守大漠、致力研究和保护,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可贵精神,我们沪剧人要向敦煌人致敬。”茅善玉回答。

看着茅善玉诚恳的眼神,樊锦诗最终答应了:“那好,你们不要只写我,就写敦煌人,几代敦煌人都是值得赞美的。”

多媒体的运用使《敦煌儿女》更富有艺术观赏性。

就这样,沪剧《敦煌儿女》开始了创排与更新的打磨历程,十年磨一戏,终成精品。2018年,《敦煌儿女》亮相舞台,樊锦诗先生看后评价为“很符合敦煌气质的作品”。她对此剧提出的唯一建议,就是把她对爱人彭金章的朴素评价“这样的好男人打着灯笼也难找”用在剧中。沪剧人满足了先生的这一愿望。

樊锦诗的丈夫彭金章是考古学家,1963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到武汉大学历史系任教,创办了考古专业,任历史系副主任兼考古教研室主任。1986年,为了敦煌研究工作,也为了支持樊锦诗的事业,他调到敦煌研究院工作,对敦煌密教进行了系统研究。曾任敦煌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甘肃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

茅善玉表示,沪剧人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创作理念,始终坚守"反映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根本底色。她说,脱胎于同名沪剧舞台作品的电影《敦煌女儿》去年10月杀青,目前正进入紧张的后期制作阶段,计划于“七一”前后亮相大银幕。

栏目主编:樊江洪 文字编辑:樊江洪 题图来源:上海沪剧院

文内图:上海沪剧院提供 来源:作者:樊江洪

本文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