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资讯 > 敦煌文化 >

让敦煌美学“飞入”现代生活

日期:2025-09-26 09:09 来源:新甘肃 字体: 分享到:

甘肃文旅集团“如驿部落”以敦煌文化为灵感设计的吉祥物

甘肃文旅集团“如驿部落”以敦煌文化为灵感设计的吉祥物

秋日兰州,天高云淡。走进甘肃文旅集团如意甘肃·艺术与文创产品展厅,一面以敦煌壁画“飞天”为灵感的艺术墙令人眼前一亮,线条灵动、色彩饱满,与现代空间设计巧妙融合。

近年来,甘肃文旅集团深耕敦煌文化富矿,以创新为桥,推动敦煌美学与现代文旅生活深度融合。从场景营造到体验设计,从产品开发到服务升级,甘肃文旅集团用文旅融合的实践路径,助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让游客在旅程中邂逅诗与远方的美好。

在品牌建设中,甘肃文旅集团将“如意”意象与敦煌美学结合,推进品牌标准化,制定了涵盖色彩、字体、纹样、空间布局等多方面的VIS系统。小到员工工牌上的纹样,中到酒店前台背景墙的设计,大到景区导视牌的字体搭配,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琢磨、精心考量,最终实现了敦煌美学在不同场景中的“自然浸润”。

“这套体系不仅让集团整体的视觉识别度大幅提升,更重要的是,让游客在不经意间就能感受到敦煌文化的温度与魅力。”甘肃文旅集团创意设计研究院副总经理谢莉介绍道,文化不该是遥远的,它应该是触手可及的生活美学。

“乐敦煌”艺术实践

“乐敦煌”艺术实践

若说VIS系统是让敦煌美学“融入日常”,那么“乐敦煌”“画敦煌”“塑敦煌”这些跨国界的艺术实践,就是让敦煌故事“走向世界”。

走进“乐敦煌”“画敦煌”“塑敦煌”主题展厅,铜铸的《莫高神牛》雄浑厚重,树脂的《莲花童子》栩栩如生,油画的《舍身饲虎图》色彩浓烈,一幅幅、一件件整齐陈列,既凝结着艺术家们的巧思与匠心,也吸引着往来观众驻足欣赏、拍照留念。

谢莉告诉记者,展厅中的每一件作品,都是“敦煌系列文化项目”精心打磨的成果。“画敦煌”项目特意邀请俄罗斯艺术家走进莫高窟,用油画语言再现壁画神韵。“塑敦煌”则打破地域与文化的界限,汇聚中外雕塑家,以多元视角诠释敦煌故事;而“乐敦煌”项目更是让千年壁画“活”了起来,复原出了壁画中的箜篌、阮咸、横笛等古老乐器;更令人惊艳的是交响乐《敦煌与丝绸之路组曲》,将东方旋律与西方古典音乐巧妙融合,呈现出一场跨越时空的音乐盛宴。

“这些创作不仅赋予敦煌文化新的艺术表达,也让它在国际舞台上焕发多元光彩。”谢莉说,目前,集团已形成包括200件油画、245件复原乐器、60件雕塑、30余种文创产品及2部文艺作品的艺术宝库,是甘肃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名片。

为了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敦煌魅力,甘肃文旅集团打造了“如意甘肃”艺术与文创展厅。构建起“静态展陈+动态体验”的双重沉浸空间。观众在欣赏精美艺术品的同时,可以亲手触摸古乐器,还能通过数字技术“走进”敦煌壁画的世界。

“乐敦煌”“画敦煌”“塑敦煌”主题展厅

“乐敦煌”“画敦煌”“塑敦煌”主题展厅

凭借这份“可看、可触、可感”的独特魅力,展厅成为连接大众与敦煌文化的热门桥梁,年接待游客12万人次,文创销售年收入达420万元。

在文旅体验方面,甘肃文旅集团将“乐敦煌”“画敦煌”“塑敦煌”三大IP融入景区运营。《丝路华彩》实景演出、“丝路盛宴乐舞风华”、古风行游与民谣跨界等项目,让游客不仅看风景,更能“参与”风景。以平山湖为例,废土风服饰秀让二次消费占比提升至28%。

文创产品开发是连接敦煌文化与日常生活的重要纽带。甘肃文旅集团实施“如意甘肃・甘肃文创体验店”项目,整合全省1779款文创和非遗产品,打造“一店逛甘肃”体验。3家门店年接待游客45万人次,年收入720万元。

“集团还对旗下的酒店、民宿、餐饮空间进行场景化改造,将敦煌壁画元素融入客房、餐具、摆件等细节。比如驿部落・兰山餐厅,将敦煌饮食礼仪融入服务,让一次普通的用餐,变成一场文化之旅。”谢莉说。

值得一提的是,“漠迹”小程序、“如意甄选”直播间等平台,结合夜经济和淡季主题活动,实现了“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去年淡季,系列活动带动游客量同比增长55%。

从品牌构建到艺术创作,从沉浸式体验到文创开发,甘肃文旅集团正用一套完整体系,让敦煌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未来,我们还将继续推动敦煌美学的创造性转化,联动省内中小微企业,打造‘IP赋能+全链共享’的产业生态,让更多人感受敦煌文化的永恒魅力。”谢莉说。(图片均由甘肃文旅集团提供/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白永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