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资讯 > 甘肃文旅 >

酒泉市深化文旅融合全面加快文化强市建设

日期:2025-09-15 09:09 来源:酒泉日报 字体: 分享到:

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视察时指出,甘肃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要传承好红色基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支持敦煌研究院建设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建设好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为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力量。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支柱产业。

dd51e3fccdbd30f2495e85d627f8ae53.jpg

(资料图)

全市上下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加快建设区域文化旅游中心,服务业不断向好,消费市场持续活跃,文旅产业发展迅猛,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

探索发展新路

激发文旅活力

酒泉作为千里河西走廊的西端门户,地理位置承东启西、连南拓北,丝绸之路在这里贯通延伸,边塞文学和敦煌显学在这里兴起远播。

全市共有文物古迹1393处、世界文化遗产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处……19.2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赋予了文化旅游太多的惊喜和可能。

从去年火爆出圈的鸣沙山万人星空演唱会,到今年抖音“落日合唱派对5·4青春场”全网刷屏,千年敦煌的丝路故事在星空下、在歌声里、在每个游客的心中永远年轻灿烂。

敦煌这座丝绸之路上的小城从来不缺烟火和人气。这种印刻在城市肌理的“生命力”,源于敦煌文化的不断传承,得益于表达方式的与时俱进。

锚定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目标,聚焦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今年敦煌市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上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与敦煌市相邻的瓜州县,用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玄奘足迹”瓜州铁人三项赛、甘肃省陆地冰壶系列赛(瓜州站)等精品赛事,给出了释放“体育+旅游”新活力、让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留量”的答案。

瓜州县全力推动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核心圈次中心建设,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产业联动效应,通过打造精品体育赛事推动文化旅游和体育深度融合,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上实现产业链整合、价值链提升。

以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为核心,从支柱产业培育,到文化繁荣提升,再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酒泉市持续绘就文化强市建设的生动画卷。今年1月至7月,全市接待游客4289.86万人次,同比增长22%;实现旅游花费375.38亿元,同比增长37.6%。

深挖资源潜力

文旅百业兴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旅融合前景广阔,要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真正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酒泉是敦煌艺术的故乡、现代航天的摇篮、新中国石油和核工业的发祥地、“铁人”王进喜的故乡。近年来,全市各地充分挖掘敦煌文化、丝路文化、航天文化、边塞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今年以来,全市发布十大精品研学旅行线路,开展“酒泉学子研学酒泉”等活动100余场次,共接待研学游客30.56万人次。

大力拓展航天研学、观礼等航天旅游产业,策划16项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引流活动,吸引组织5万余名学生及市民游客参与现场观礼。

引进各类会展、培训、节赛280场次,加大“引赛入酒”力度,成功举办大型赛事活动46项。全市年参与户外徒步休闲旅游的人数突破50万人次,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实现深度融合。

随着丝绸之路文化研究中心和图书馆、悬泉置遗址景区等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重点项目陆续建成投用,全市文旅项目建设从“播种耕耘”到“硕果盈枝”,文旅事业发展呈现“处处开花”的喜人局面。

全市77个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重点推进的文旅项目已完成投资17.42亿元,14个项目已完工,年内将有27个项目建成投用,重大项目建设动能澎湃,产业发展足音铿锵。

深入实施“文旅+百业”战略,全市培育发展文旅演艺、文化创意、研学旅游等业态。敦煌市上榜2025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酒泉市获中华网美丽中国之旅“美丽中国·高质量融合发展示范城市”称号。

文化惠民先行

非遗走进万家

锚定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方向,全市持续推进文化惠民工作,不断延伸公共文化服务的“毛细血管”,优质文化资源源源不断“飞入寻常百姓家”。

酒泉市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厅)7处、省级工坊2个、县级工坊6个、传承体验场馆120处;创新打造城市书房、文化驿站、非遗工坊等城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48个;创排大型舞剧《会水长歌》、舞蹈《花雨·婆娑》、情景表演《千年肃州 诗意瞬间》等优秀文艺作品60余部;组织开展群众文艺会演、书画展览、民俗演艺等惠民活动1300余场次,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城市文化品质活力整体提升。

4ebe5fc57652a624a0e156b98bd7dff1.jpg

上海爱乐乐团在敦煌大剧院演出。 (资料图)

上海爱乐乐团、东方演艺集团文艺活动火热上演,成功举办“巳巳如意耀酒泉,欢欢喜喜过大年”、全市广场舞大会等大型文化活动,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全市覆盖、全年贯穿、全龄共享”。

夜光杯雕、敦煌石粉彩绘、哈萨克族民歌等非遗代表性项目参与央视《非遗里的中国》节目录制,成功举办“四季非遗 和美酒泉”酒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展等展览展示展演活动200余场次,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更多惠及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