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资讯 > 甘肃文旅 >

金昌:突出“三个转变” 让优质文化资源直达群众家门口

日期:2025-06-05 14:06 来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字体: 分享到:

作为全国第一批、全省首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城市,金昌突出“三个转变”,用心用情解决好文化资源“好不好”、直达渠道“到不到”等问题,以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金昌天泰苑城市书房

从“建阵地”到“配资源”,延伸文化服务触角

金昌市将群众受益作为“优质文化资源直达机制”的前提。在实现四级文化服务网络全覆盖的基础上,广泛引入社会力量,盘活闲置资源,打造城市书房、悦读驿站等新型文化空间45个。深化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服务网络,将基层分馆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协同推进,在乡镇文化站设立图书馆、文化馆分馆,在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立流动文化站、流动图书站,提供图书借阅、文化培训等服务。实施“乡村飞阅”计划,在乡镇、街道和村社建设数字文化服务站点23个,配备数字文化设施,让农村群众“一机在手”尽享文化盛宴。

“文化进万家”基层惠民演出

从“我端菜”到“您点菜”,提升惠民项目质量

金昌市将群众满意作为“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评价标准。打破文化惠民项目公益性巡演“一村一场”的固有演出模式,建立“事前问需、事后问效”机制。文旅部门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式,了解不同群体文化需求,征询基层文化站点对演出时间、场次和节目的意见,统筹制订演出计划。演出单位早着手、早准备,精心编排现代歌曲、民间小调、戏曲小品、民族歌舞等文艺节目近50个,整合形成六套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巡演节目单,按照基层群众“点单”,按需配送。演出结束后,对活动参与率、群众满意率等进行跟踪问效,并将评价结果与奖补资金、绩效考评等挂钩,倒逼文化惠民项目提质增效,调整优化供给种类和供给内容,真正把知情权、评价权交给群众。

金川区“墨影绘初心·劳动映新程”书画摄影展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激发文化内生动力

金昌市把公共文化发展能力作为“优质资源直达机制”的效能追求。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鼓励广大艺术工作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从改革发展稳定的火热实践和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中精准选题,创作出《龙首节韵》《同心共舞》等扎根人民、引领时代的优秀文艺作品。发挥群众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精心策划“大地欢歌”“百姓大舞台”等地方特色文化活动,组织送电影、送戏曲、送文博展览、送图书、送书画等下基层活动千余场,实施城乡手拉手文化辅导培训20多场次,辅导乡村文化能人600多人次。通过文化活动、文化走亲等形式,挖掘和培养更多文化能人和民间艺人,纵向推动城乡互动、横向促进区域交流,引导更多群众从欣赏者变成参与者,从台下观众变成台上主角,壮大基层文化力量,确保群众长久受益,常得实惠。(文/金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赵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