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资讯 > 甘肃文旅 >

推动金城丰厚文旅资源绽放新姿 “跟着艺术游兰州”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日期:2025-05-21 09:05 来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字体: 分享到:

连日来,由兰州市文旅局精心打造的“跟着艺术游兰州”系列活动精彩不断、多点开花,不仅在兰州本土用高雅艺术的芬芳惠及众多游客市民,更是以不同的形式先后走进北京、洛阳,推动古老金城的丰厚文旅资源在各处精彩绽放。

5月18日,当悠远而深情的主题音乐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歌剧院穹顶久久回荡时,舞台上的“莫高窟飞天”也定格于最后一抹鎏金,观众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为期3天的25周年纪念版《大梦敦煌》演出圆满落幕。

连日来,国家大剧院内2400多个座位座无虚席,观众席间既有鬓角斑白的老人,也有年轻的学生团体,还有不少金发碧眼的国际友人。

作为中国舞剧的里程碑之作,《大梦敦煌》自2000年首演以来,凭借其磅礴的叙事、动人的音乐旋律、精妙的舞蹈编排和独树一帜的视觉呈现,被誉为“可移动的敦煌博物馆”。历经25年,这部民族舞剧瑰宝铸就了无数辉煌。此次25周年纪念版,更是以极致的匠心再一次还原了敦煌文化的精髓。

此次,还专门邀请了重量级主创——总编导陈维亚、作曲张千一、编剧赵大鸣、舞美设计高广建等黄金班底重聚舞台,还有第一代“月牙”刘晶也到场观看了演出。演出中,这些见证了中国舞剧发展史的艺术家们眼中忍不住泛起了泪光。

陈维亚感慨地说:“二十五年,这部戏早已超越艺术范畴,成为民族精神的文化符号。”

本次在国家大剧院歌剧院演出,是《大梦敦煌》第18次进京,但演出盛况依旧,观众更加热情。三场演出票提前20天便一抢而空。

“25年2000场,18次晋京,10代莫高12代月牙,2008年国家文化产品出口名录第一名,这样耀眼的成绩在中国舞剧发展领域也只此一家。”陈维亚感慨地说。

近日,“古道放歌——巫卫东画展”在洛阳美术馆开幕。展览由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甘肃省美术家协会、洛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共展出巫卫东中国画人物和山水画作品150幅。展览将持续至5月28日结束。

巫卫东生于中原沃野,成于西北山川。此次洛阳美术馆与兰州美术馆的携手合作,不仅是地域文化的交融共生,更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也是以高品质艺术活动共建“艺术丝绸之路”的具体实践,让千年文脉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焕发新生。

“这场艺术盛会堪称是驼铃与黄河的千年和鸣。”兰州市文旅局负责人表示:“从雄关石窟的苍茫到河洛星火的温润,巫卫东用笔墨打通了丝路与黄河的时空阻隔,让西北风骨与中原雅韵在宣纸上相拥。希望两地文旅能加强多方面的合作,推动两地艺术家常态化交流。”

巫卫东也在答谢词中动情回溯了创作历程,他说:“我四岁离豫,半生耕耘陇原,但滑县祖屋的槐影枣香始终萦绕笔端。此次我将作品《山地》捐赠予洛阳美术馆,这幅画以抽象构图表现了陇原山川的雄浑,希望能够成为两地艺术机构深化合作的见证。也恰似祁连雪峰与伏牛山峦的意象叠合,是‘以艺术叩响故土之门,让游子之心终有归处’。”

在“跟着艺术游兰州”系列活动各地“飘香”的同时,本土活动也伴随着五月的晚风在兰州音乐厅内奏响了一场跨越时空的音乐对话。5月17日晚,青年指挥家魏旭东执棒兰州交响乐团,与青年钢琴家李哲以黑白键为舟,带观众溯游至19世纪浪漫主义的诗意长河。

肖邦的《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作品11》《辉煌圆舞曲三首,作品34》等三部“藏在舞步中的诗篇”风格迥异,既有沙龙舞会的华丽轻盈,亦有叙事性的戏剧张力,每个渐强记号都暗藏着革命年代的压抑与悸动。

最后,当演出正式落下帷幕,积蓄已久的掌声和欢呼声瞬间响彻全场。可以说,兰州交响乐团用精湛的演奏成功将肖邦的浪漫主义情怀与兰州这座城市独有的文化底蕴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