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上午,由省文旅厅、兰州大学主办的“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挂牌仪式在兰州大学榆中校区举办。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吕兴来出席挂牌仪式并讲话,兰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安俊堂致辞,兰州大学艺术学院负责同志主持挂牌仪式。
吕兴来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包括甘肃在内的全国各地调研时,多次考察非遗项目,与非遗传承人亲切交流,就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统筹整合资源,加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研究力量,建设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文化工程中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问题等,建立多学科研究平台。”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兰州大学挂牌成立“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非遗保护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国两会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具体举措。
吕兴来强调,希望兰州大学扎实推进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依托多学科、综合型研究力量,发挥好非遗研究基地作用,坚持守正创新,加强非遗理论研究,引导广大师生关注热爱甘肃非遗,踊跃参与甘肃非遗系统性保护相关工作。同时,支持相关院系、高校师生、非遗传承人开展非遗教学、参与非遗传承实践活动,把老祖宗遗存下来的技艺和智慧传承好、发展好,为全省非遗保护工作赋能助力,为甘肃文旅事业发展、甘肃文旅强省建设贡献高校力量,让非遗系统性保护成果更好造福陇原人民。
安俊堂表示,兰州大学作为西部重点综合性大学,始终秉持“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扎根西部,服务国家,在非遗研究领域有着深厚积淀和扎实基础。多年来,学校整合多学科力量,深入研究甘肃及西部地区非遗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传承机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成果。学校培养的众多优秀毕业生活跃在非遗保护、研究和传承的各个领域,有力推动了甘肃及西部地区非遗保护研究事业的发展。兰州大学将以此次授牌仪式为新起点,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充分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扎实推进研究基地建设,为甘肃及西部地区非遗保护传承、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贡献兰大力量。
挂牌仪式上,参会领导还共同为兰州大学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揭牌,为“非遗大师工作坊”受邀驻坊非遗传承人颁发了聘书。仪式结束后,全体参会人员调研了兰州大学艺术学院、威尔士学院非遗保护工作。
兰州大学相关处室、学院负责人,省文旅厅相关处室工作人员,省民族音乐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省内部分非遗专家,兰州大学艺术学院师生代表,甘肃省部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媒体代表近百人参加了活动。(文/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祁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