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天水伏羲庙广场上,来自西北五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多家秦腔院团、地方剧种院团共同参与的“跟着艺术游甘肃”西北戏曲荟萃展演活动盛大启幕。这场展演分为“秦腔汇演”“折子戏展演”“戏迷争霸赛”三大板块,不同的演出形式根据不同观众的观演需求量身定制,使演出活动保持了持续的“流量”和巨大的吸引力。
秦腔《出五关》剧照
精彩演出展现戏曲魅力
这次展演汇集了西北著名的戏曲院团,演出剧目全是承载优秀传统文化、经久传唱的审美趣味高雅、艺术技法全面的经典“看家戏”,精彩的演出为观众奉上了一场美轮美奂的艺术盛宴。
开场大戏《出五关》由兰州戏曲剧院演出。该院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演出不仅注重唱、念、做、打等基本功,还特别强调演员的表演技巧和角色塑造能力。一级演员王鸿斌饰演的关羽以“髯口功”惊艳全场,“抖髯”“绕髯”“甩髯”等技法流畅老到,将身陷重围中的关羽沉着、隐忍、愤怒和决绝的情绪层层推进,让观众在人物悲怆的际遇中感受秦腔的厚重底蕴。
西安易俗社的《三滴血》双线条发展的故事生动曲折、波澜壮阔,富有传奇和浪漫色彩,自首演以来,经历了百年风雨,深受戏迷喜爱。本次演出结尾的互动中,上演了万人合唱“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经典唱段,将百年剧社的革新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当台上演员与台下观众同声高唱时,普通观众的心和秦腔艺术殿堂的情完美交融。
三意社演出的《火焰驹》由梅花奖得主侯红琴领衔主演。侯红琴塑造的黄桂英一角细腻传神,情感表达精准动人。剧中人物性格鲜明,尤其以“景随心动”的表现手法广受赞誉。这出戏通过曲折的爱情故事,传达了不以金钱、权力左右的爱情观,以及信守承诺等恒久可贵的品质。剧中黄桂英温柔多情、坚贞大胆的形象,让人感受到在曲折故事中蕴藏的崇高之美。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传承版《周仁回府》突出对“忠”“义”的褒扬,表演中充分展现了秦腔唱腔的苍劲、豪迈,尤其是通过青年演员的演绎,为古老的剧目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示了秦腔艺术的蓬勃生命力。
甘肃秦腔艺术剧院的《锁麟囊》作为国家艺术基金青年人才传承项目,曾培养出了20多位“薛湘灵”,本次演出则通过苏凤丽三位弟子李晓晨、窦玮、郭峰接力演绎,彰显了戏曲生态的代际延续。青年演员窦玮的水袖功纯熟灵动,让古老剧种焕发新的时尚之美,而苏凤丽“棉里裹针”的发声方法更是柔中带刚,很好地表现出富家小姐薛湘灵的娇憨与善良。全剧既保留了秦腔刚烈底色,又融入婉约之美,这种刚柔并济的表演理念,正是秦腔当代转型的路径之一。
甘肃铁堂秦腔艺术剧院在展演中异军突起,其演出的《忠烈千秋杨家将》以紧凑的剧情、扎实的武戏功底和充满张力的表演,成为本届展演的“黑马”。这支年轻的演出团队通过对传统剧目的创新性改编,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在某社交平台上相关话题播放量突破200万次。
秦腔《忠烈千秋杨家将》剧照
文旅融合带来良好效应
这次展演以露天广场免费观演以及网络直播的形式,使高质量的演出得以线上线下同步传播,让普通戏迷与专业演员、在场观众与线上网友共享艺术之美。此外,每天上午举行的“戏迷争霸赛”,吸引众多戏迷票友参与,与午场晚场的演出相呼应,形成了“专业与业余共鸣”的演出模式。
在内容为王理念的支撑下,参演院团以鲜明的表演风格展现了秦腔艺术的美学特质,表现出“真金不怕火炼”的自信。而形式各样的互动,则体现了国有艺术院团以互联网思维推动戏曲传播的积极实践,给予观众更加平易亲和的观演体验。同时,戏曲互动带来的参与感,充分激发观众对于艺术的激情,使戏剧艺术在沉浸式体验和间离效果间不断切换,使演出的艺术审美效果不断增强,纯粹、直接、平易给人们带来更多更好基于艺术欣赏的满足感。
美食、美景再佐以好戏。据有关方面统计,展演期间,“看戏+旅游+消费”的链条效应显著。秦腔演出与天水麻辣烫、伏羲文创等特色资源串联,形成“台上唱经典,台下品非遗”的沉浸式体验空间。
秦腔《秦楼案》剧照
优势互补促进传承创新
这次西北戏曲荟萃展演中,既有如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甘肃省秦腔艺术剧院等国有院团的稳定发挥,也有地方院团的突破探索。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三滴血》、西安三意社《火焰驹》、甘肃省秦腔艺术剧院《锁麟囊》等经典剧目强化“顶梁柱”作用和示范效应;地方院团,如甘肃铁堂秦腔艺术剧院则以经典改编惠民演出为核心,尝试通过线上直播扩大影响力。这种差异化定位,既避免了同质化竞争,又形成了优势互补的良性戏曲生态。
国有院团还在人才梯队建设上体现出责任和担当。兰州戏曲剧院的王鸿斌、甘肃省秦腔艺术剧院的苏凤丽等艺术家,通过展演传递“扎根人民”的创作理念;青年演员李晓晨、窦玮等则以扎实功底证明传统戏曲后继有人。此外,很多院团以老带新的青春版剧目也是可圈可点。
西北戏曲荟萃展演不仅是一场艺术盛宴,更启示我们,戏曲传承需以创新为翼,在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中真正让戏曲回归本体审美,并很好地跟上时代步伐,以优质内容为核心,以数字技术为纽带,在传承与创新的碰撞中,构建健康的运行模式和理性的观演关系,以良好的生态孕育戏曲的高光时刻,绽放戏曲的独特之美,让古老的戏曲乘着时代东风,谱写新的篇章。(文/石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