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由省文旅厅联合中青旅联盟主办的2025甘肃研学旅行资源对接大会在天水举办。会后,来自广东、江西、山西等地的旅行商组成研学团,开启了为期5天的甘肃研学考察之旅。研学旅行团从天水出发,途经陇南、甘南、临夏、兰州等地,深度体验甘肃研学的魅力。这场以“资源对接”为目的的行程,以研学旅行为支点,旨在推动文旅产业从“资源富集”向“价值裂变”的深刻转型。
“出发前,我们观看了省文旅厅通过科技与艺术融合、动态与静态结合,创新编演的甘肃研学旅行沉浸式情景舞台剧。舞剧中《寻脉伏羲》《简述甘肃》《山河故事》《石榴花开》四个篇章,让我们对这次研学之行产生了兴趣。经过几天的考察,我们感觉甘肃自然景观富集,民族风情各异,有太多地方可以打造研学旅行产品了。”参会的江苏旅行社研学业务负责人郑先生在结束考察后由衷感叹。
此次研学考察活动,甘肃省共邀请了150余家国内旅行商代表参加。甘肃省文旅厅节会与宣传推广处工作人员表示:“我省各类文旅资源丰富,如何让莫高窟的壁画‘开口说话’,让祁连山的冰川‘传递密码’?我们正在尝试用研学逻辑重构资源价值。”
郑先生惊叹道:“在天水开展研学活动时,麦积山石窟巨大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立刻吸引了我。在这里,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探寻甘肃石窟文化,感知伏羲文化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所在。”
在甘南舟曲,研学考察团先后参观了舟曲县大川镇土桥子村、舟曲县民俗博物馆,体验了舟曲非遗手工艺品制作,品尝了当地农特产品。考察团嘉宾纷纷表示,舟曲研学旅行资源丰富,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涌现,游客体验感强,市场潜力大,为团队游产品开发提供了优质资源支撑。未来,他们将针对不同客群设计定制化线路,推动舟曲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
结束甘肃之行的中青旅党委委员、副总裁高鹭华认为,甘肃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是“世界文化运河”“丝路遗产长廊”。她呼吁参加研学考察活动的企业家借助AI、VR、AR等新科技,结合非遗、演艺演出等特色,推出主题研学产品,开发研学文创IP,让青少年沉浸式体验甘肃文旅魅力,以更加精彩多元的文旅新体验丰富文旅消费。
武威汉唐天马城研学业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与省外旅行商的交流,她发现定制主题产品将成为后期研学市场的主流。她认为省内研学机构应打开思路、拓宽视野,针对性设计研学产品,满足个性化需求。
该负责人表示:“此次考察团中,有一位南方旅行社的负责人在2023年就考察过甘肃研学旅游市场。他在当时省文旅厅推出的《甘肃研学旅行主题线路课程指南》十大主题、百条线路、千堂课程中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打造了独有的西北研学旅游产品。这次,这位负责人看到近期省文旅厅发布的《如意甘肃‘研’途乡遇》乡村研学游十大主题、百条精品线路,再次来到甘肃,想通过分析我省乡村研学资源,寻找自己的投资新方向。”
对此,业内专家指出:“资源整合只是第一步,能否建立行业壁垒才是关键。甘肃应以品牌塑造打破同质化竞争,以个性化、标准化建设规范行业生态。南方旅行社负责人打造个性化产品证明,资源型地区可通过创新供给重塑竞争力。”
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治纲表示,甘肃将致力于打造更多个性化、差异化、专业化、品牌化的研学旅行产品,以市场的力量组织更多游客来甘肃旅游。(文/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张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