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资讯 > 甘肃文旅 >

陇剧经典《枫洛池》(传承版)复排精彩亮相黄河剧院——青年演员挑大梁,传统艺术焕新生

日期:2025-03-03 11:03 来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字体: 分享到:

2月28日至3月1日,入选文化和旅游部重点传统(经典)剧目复排计划的陇剧经典《枫洛池》(传承版),在黄河剧院精彩上演。此次复排由省陇剧院倾力打造,以“守正创新”为核心理念,既保留原剧精髓,又融入新时代审美表达,展现了陇剧艺术的传承活力与时代魅力。 

经典复排:非遗传承的“守”与“创”

《枫洛池》作为陇剧里程碑式作品,自1959年首演以来,以跌宕的剧情、婉转的唱腔和鲜明的陇东文化特色享誉全国。此次复排严格遵循文旅部“挖掘经典、活化传统”的指导精神,在剧本打磨、音乐编排、舞美设计、表演程式上精益求精。两场演出令观众沉浸于古典美学与现代技术的交融之境。 

青春力量:青年演员扛起传承大旗

本次演出最大亮点在于青年演员的集体亮相,彰显了省陇剧院“以戏带人、以人传戏”的人才培养成果。 

赵丹饰演的渔女“邬飞霞”,以清亮高亢的陇剧唱腔和灵动身段,将角色的侠义与柔情刻画得入木三分。观众评价其表演既承袭了老一辈艺术家的神韵,又注入了当代青年对角色理解的细腻表达。 

段宏娟塑造的小姐“马瑶草”,以端庄仪态与悲情唱段打动人心。她在排练中反复研读剧本,深入揣摩角色心理,最终呈现出一位既符合传统审美又具人性深度的闺阁女子形象。 

谭强饰演的学士“简仁同”,则以诙谐生动的表演为剧目增添亮色。他通过精准的念白节奏和富有张力的肢体语言,将这一复杂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 

“让年轻人站在舞台中间,是陇剧传承的必由之路。”省陇剧院负责人表示,此次复排特别启用“老带新”模式,由省陇剧院资深艺术家全程指导青年演员,确保经典技艺代代相传。

观众热议:传统戏曲“圈粉”年轻群体

两场演出吸引了千余名观众到场,既有资深戏迷,也有首次接触陇剧的年轻观众,其中不乏“90后”“00后”。演出过程中,掌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谢幕时观众席更掀起长达数分钟的热烈欢呼。 

“青年演员的表现令人惊喜!既有传统的韵味,又有青春的活力,这才是戏曲传承该有的样子。”一位老戏迷感慨道。许多年轻观众则表示,没想到陇剧这么有感染力,唱词优美,故事扣人心弦,完全打破了我们对传统戏曲的刻板印象。

文化使命:让陇剧之声传得更远 

传承不息,经典永驻。《枫洛池》的成功复排与演出,不仅是省陇剧院对文化和旅游部重点传统(经典)剧目复排计划的全力实施,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也是对“守正创新”理念的生动实践。未来,省陇剧院将持续推进经典剧目复排工程,同时加大原创剧目创排力度,让这一地方剧种在新时代焕发更璀璨的光彩,以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与发展书写新的答卷。

据悉,此次演出以“《枫洛开山·大河新程》——经典与新创的双重奏”为主题,3月3日晚,新创剧目《大河东流》将继续精彩上演。(文/图 甘肃省陇剧院 王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