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资讯 > 甘肃文旅 >

酒泉:文化传薪火 非遗贺新春

日期:2025-01-10 11:01 来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字体:

编者按: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标识。中国人基于传统历法体系,确定正月初一是春节,标志着中国农历新年的开始。人们围绕着送冬迎春、辞旧迎新、祈福纳祥、团圆和谐的节日主题,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欢度这一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俗称“过年”。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大民俗”,春节囊括了众多、具体的非遗传承实践活动,是中国人传统文化思想、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念的集中载体。在新旧年俗的交织中,我们品味过往,感念岁月,畅想未来;在近距离感知春节的点点滴滴中,共同感受着五千年文明的脉动。

2024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庆祝春节申遗成功,甘肃省文旅系统拟以“我们的春节 人类的非遗——甘肃非遗贺新春”为主题,有序开展系列宣传,组织举办形式多样的非遗传承实践活动,活态呈现陇原儿女独特的年俗礼仪、民风气质、精神特质,表达着对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期盼,对家庭幸福、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国家强盛的深深祝福。现将全省各市(州)与春节有关非遗项目、习俗、活动等进行发布,以飨广大网友和读者。

酒泉:文化传薪火 非遗贺新春

“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作为岁首新年,一个全球华人共同庆祝的节日,春节在中国已经走过了三千多年的历程,如今又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酒泉,从腊月开始就处在过年的喜庆和年俗的热闹中,既有中国传统春节习俗,又极具鲜明的酒泉地方特色和少数民族习俗。今年春节,多彩的酒泉非遗邀您共度新春佳节,领略酒泉传统非遗魅力,尽享一场文化的盛宴,民俗的传承!

一、非遗项目:闹社火 赏民俗

社火是中华民族最古老也最具普遍性的文化活动与传统民俗之一。酒泉曾为古代中国雍州西地界的重要门户,涵纳过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几乎全部的文化事象,而凝聚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元素的社火,在酒泉就不下十多种。

肃州地蹦子又叫“老社火”“跑打场”“秧歌子”。是流行在肃州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它有说有唱,载歌载舞。说唱的内容也极为丰富,大都即兴赋诗,现编现唱,也有说唱古诗词的,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这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民俗文化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2006年,酒泉地蹦子被甘肃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传统民俗:酒泉市充分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兼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酒泉地方特色和少数民族习俗,非遗传承社火活动精彩纷呈,主要有秦腔展演,肃州、瓜州民歌展演,踩高跷,迎春礼,打春牛,打铁花等传统民俗。

二、非遗项目:观戏曲 过大

敦煌曲子戏是敦煌独有的地方戏种,亦称“小曲戏”“小调戏”。它源于明清时期的民间俗曲,是伴随清代敦煌移民文化,扎根、发展并逐渐兴盛起来的一种地方民间艺术。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敦煌曲子戏剧目题材广泛,集神话故事、历史传说、社会生活于一体,反映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情趣。几百年来,尽管在内容、形式上有所演变与创新,但一直秉承着传统曲牌曲调,老瓶装新酒,使敦煌文化的余脉一直在民间得以延续和流传。

木偶戏是流传于我国民间的传统艺术之一,古代称之“傀儡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瓜州木偶戏是流行于瓜州县双塔乡的一种古老而稀有的民间艺术,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繁多、技艺精湛,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

木偶艺术是借助木偶为表演媒介,由人直接操纵,木偶装扮具体人物当众表演故事的艺术。它“以物象人”的表演特性,决定木偶舞台的功能:遮蔽操纵者,分隔观、演区,突出木偶吸引观众。在表演形式上以提线木偶为主,杖头、布袋木偶为辅,在表演技巧上,能把古装传统戏中的生、旦、净、末、丑各个行当演得惟妙惟肖、生动逼真,把现代题材剧目中的人物塑造得性格各异、丰富多彩。

三、非遗项目:肃北蒙古族小年祭火

农历小年,是蒙古族传统中一年一度的祭火节,地处河西走廊的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民众身着鲜艳的蒙古袍,手捧祭品参加祭火节,祈求国泰民安、万物吉祥,祝愿生活幸福安康。

祭火是蒙古民族最古老的祭祀活动之一,这一习俗已经沿袭近千年。蒙古族的祭火仪式寄托着草原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畜兴旺、牧业增收的期冀。进一步营造了吉祥、文明、和谐的节日氛围,也对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四:迎春纳福剪窗花

剪纸艺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情感,更是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新年祈福祝福的愿望。新春佳节,人们常常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墙上、门上、窗户上、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便被渲染得丰富多彩。

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寻找非遗里的年味,打造新春氛围浓郁的沉浸式、互动式非遗体验场景,在满足广大市民赏非遗、知非遗、购非遗需求的同时,让市民感受到非遗的独特魅力,品味不一样的酒泉“文化年味”。(文/图 酒泉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贾小红)

相关信息:

兰州篇|金城贺岁:兰州春节的非遗民俗盛宴

嘉峪关篇|嘉峪关地蹦子、霸王鞭喜迎新春闹社火

金昌篇|非遗贺新春 金昌过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