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七彩丹霞景区 杨潇(资料图)
张掖丹霞,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峭拔挺立的红色山体,那直如人造、坚固伟岸的赤壁丹崖,那因渗入不同矿物质而层理交错、色彩各异的奇峰怪岩,在阳光的映照下,五彩斑斓,如锦绣般华美。这,就是张掖丹霞地貌,是上天写在大地上的丹青。
驻足流连,丹霞山深处似有千百种风貌,摇曳生姿,各有风韵。走进张掖丹霞地貌群,带你一起探寻这片藏在陇原大地壮美如画的自然奇观。
一
欣赏鬼斧神工的丹霞地貌似乎应该在岭南,但天工造物变化神奇,在祁连山下的丝绸古道上,那色彩斑斓的丹霞地貌从天而降,让看遍了戈壁大漠的人们眼前为之一亮。
出兰州,沿千里河西走廊一路西行,来到古郡甘州——张掖。
张掖南为祁连山脉,北为合黎山群,其间,便是一片平川绿洲。境内发源于祁连雪山的黑河四季流淌,大片大片的土地得以滋润,被誉为“小江南”。南北两山不但构成了张掖绿洲的屏障,而且由于其特殊的地质构造形成了神奇的地貌景观——张掖丹霞地貌及彩色丘陵地质遗迹。
张掖丹霞地貌、彩色丘陵两种地质遗迹皆属自然遗迹类地质遗迹类型。二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张掖丹霞地貌主要分布于肃南县康乐镇白银乡一带,彩色丘陵主要分布于临泽县倪家营乡的南台子村、红山湾村以及白银乡的敖河沟谷。前者以冰沟、芦苇沟、白庄子最为典型,后者以南台子村、红山湾村以及敖河沟谷最为壮观。
色彩绚丽、造型奇特、气势磅礴的丹霞地貌奇观,形成于600万年前,当地人将这里的丹霞地貌称为红色的山。早在2002年,一位摄影爱好者在此旅游,当他看到这片彩色世界时欣喜若狂,把每一个角度的景致和每一时刻的惊喜都记录了下来。随后,他拍摄的照片被刊登出来,这片深隐在戈壁深处的绝色世界才缓缓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这片丹霞地貌及彩色丘陵地质遗迹分布面积约410平方公里,是白垩系下砾岩、泥岩上下岩组在新构造运动控制下,由水流冲蚀和风蚀共同作用形成的地质遗迹。
这种地貌群十分罕见,不仅分布范围广、造型奇特、气势宏伟,呈现出与南方丹霞地貌迥异的格调,而且这里还有极富观赏性的彩色丘陵,壮丽无比,是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它的形成演化过程清晰地记录了新构造运动以来这一地区古地理环境、古气候的变迁,形成的丹霞地貌在西北干旱地区具有代表性,为丹霞地貌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两种罕见的地质遗迹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处旅游观光、绘画摄影、科学研究和考察探险的最佳场所。
二
张掖丹霞地貌群丹霞地貌类型众多,人字石、落水洞、方桌山、一线天等特殊丹霞微地貌景观也极为丰富,而最为精彩的则是窗棂状宫殿式丹霞地貌,被专家誉为丹霞地貌中的精品。这里的每一座岩峰都隐含着大自然的无穷奥秘,置身其中,你会深深地体会到一种自然的空灵和神秘。此处的丹霞地貌,其场面之壮观、气势之磅礴、造型之奇特、色彩之斑斓,无不让观者叹为观止。
沿张掖通往肃南的公路行至红山湾村,只能沿着一条干涸的河床南行。在乱石横卧的干河床步行一个多小时,再爬上河岸右边的一座几十米高的土塬,站在土塬的高处,就可以看见蓝天之下,祁连山皑皑雪峰熠熠生辉。
雪峰之下,祁连山山脉逶迤而至,高大陡峭的山势顿时起伏在眼前。远观山势险峻,山壁陡峭,山体层理垂直交错,色彩斑斓、奇异。虽说是色彩斑斓,其主色调也只是红黄或红白色调,而最让人叹为观止的便是色调顺山势呈波浪起伏状,那些红黄、红白相间的色调犹如彩色的飘带绵延不绝,顿时就让这山势也活了起来,那山就如驰骋在祁连雪域之下的汗血马了。
这群驰骋的汗血马来自红山湾南台村的东南方向。而在南台村的西南方向,还有一处色彩更为丰富的彩色丘陵地貌群,有红色、黄色、白色、绿色、蓝色,五颜六色的色调顺着山势起伏,一会儿直插云间,一会又从山顶斜插至山根。在观者的视野里,这样上天入地的不是山势,而是流动的色彩,而这种流动是大江大河色彩绚烂的奔涌,是奔流在大峡谷间携着浓墨重彩的瀑布的跌落与飞溅。如果有晨曦或夕阳的照耀,那些色彩就显得异常艳丽而新鲜,让人在惊叹之余,似乎能呼吸到那色彩的神秘气息,将人们带进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那是一种近乎神奇的存在,斑斓的色调顺山势起伏,疏密有致,富有韵律感和层次感。置身其中,整个人瞬间就会被一种如潮水般汹涌的奇异感受所淹没。而那些神奇的山,就在你的惊叹中绵延开去,一眼望不到尽头。起伏的山峦仿佛被七彩锦缎仔细包裹了一番,又如同一大片彩色的波浪,被某种神奇的力量突然凝固。山体的结构与彩色的线条倏然统一在了一起,令整座山显得愈发飘逸俊美。彩色的条纹如丝如带,随着山势的起伏挥洒自如。
在红山湾南台村的正南侧,山势低了许多,也圆润了许多,连绵的圆形山包间也起伏着红色、黄色和白色的飘带,这些飘带像是处于风歇之后休闲的状态,无拘无束、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挂在那些连绵的圆形山包上。
这三处丹霞地貌构成了一个“品”字形,从东向西傍依在祁连山高大雪峰的北侧。比起南方的丹霞地貌来,这里的丹霞地貌充满着神奇、神秘的气息,尤其是那色彩,更是让人浮想联翩。在方圆1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那些随处可见的红、黄、橙、绿、白、青灰、灰黑、灰白等多种鲜艳的色彩,把无数山沟、山丘装点得绚丽多姿。
那些山峰与山丘鬼斧神工的造型更是引人注目,有的高峻挺拔;有的八面玲珑;有的像建筑群;有的又像山水画。在阳光的照射下,有的似金色的麦垛、金字塔、堡垒、殿堂、亭阁;有的连座成峰,绵延几里,从高处眺望,好似一段色彩十分艳丽的丝绸飘在大地上;有的在阳光下突显暴露,绽放出炫目的光彩,似五光十色的宝石般璀璨。还有那层理交错的线条,五彩斑斓的色调,灿烂夺目的壮美图画,在一年的不同季节里色彩纷呈,在一天的不同时间内变化多端,令人惊叹,疑为天人所造的一个彩色童话世界。
三
张掖丹霞地貌、彩色丘陵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演化,在新构造运动控制下,由雨洪冲蚀、崩塌和风蚀共同作用形成的独特地貌景观,是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遗迹,其作为旅游资源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
中国西部干旱地区最典型的张掖丹霞地貌奇观自2002年被传诸世人后,逐步为国人知晓。
2005年,该地貌因气势之磅礴、场面之壮观、造型之奇特、色彩之艳丽令人惊叹,被《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活动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
2009年,张掖丹霞地貌被《图说天下·国家地理》评为“奇险灵秀美如画——中国最美的六处奇异地貌”之一。
2011年,张掖丹霞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被美国《赫芬顿邮报》评选为全球最刻骨铭心的22处风景之一,被称为“中国的彩虹山”。
2011年,因其是我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在全国第六批国家地质公园评审中,张掖丹霞地质公园被评为国家级地质公园。
2013年,七彩丹霞景区被认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这里绝美的色彩,也赢得了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前来打卡取景。
进入最后一个观景点已接近傍晚,登上最高处的山丘,一大片多姿多彩的山脉跃入眼帘,蓝天白云下,它是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奇岩怪石,是古老的地质遗迹。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染红了天边,披着落日余晖的丹霞显得格外五彩斑斓,熠熠生辉。(文/窦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