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月初,陇原秋意更浓。这里既有秋天的金黄和红叶的热烈,也有西北的辽阔和历史的厚重。汉唐盛世的雄浑乐章在历史长河中的回响,金戈铁马与大漠孤烟交织成壮丽的画卷,文人墨客的笔下流淌了千年情思!
在2024年甘肃文旅网红创意大会即将启幕之际,今天,全国各地文旅新媒体和网红达人,怀揣着对诗和远方的向往,齐聚甘肃,用手中镜头独特的视角和方式,畅享诗意的无限意象。
沿黄省市的相遇
跨越古今、联通山海
一条起自青海、源于巴颜喀拉山脉的黄河,如诗如画、蜿蜒流淌,绵延纵横、生生不息,承载和述说着整个沿黄九省区血脉相连、手足情深的故事。这次齐聚甘肃的全国文旅新媒体,很多来自沿黄九省区。从山东那孔孟之乡,黄河入海口处的雄浑壮阔,到河南中原大地,古老的黄河文明遗迹所散发出的厚重历史气息;从宁夏那塞上江南,黄河水灌溉出的丰美绿洲,到四川"九曲黄河第一湾"的壮丽风光。他们带着各自家乡黄河岸边独特的记忆与文化,汇聚于甘肃,在这片被黄河赋予了独特魅力的土地,寻找诗意的共鸣!
故事开篇,是李白咏吟出的“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挟带着从天而来的狂放与豪迈,带着天地间的灵气,一路奔腾,一路诗意。黄河虽在四川的西北角“一闪而过”,但干流在经过若尔盖盆地时,如同仙女的飘带缓缓而来,又轻轻转身飘了回去,形成了曲线优美的“九曲黄河第一湾”。
5400多公里的黄河,超过六分之一的主干流在甘肃境内,大西北的豪迈赋予了黄河壮阔的气势。初到凉州(今甘肃武威)的王之涣,所见的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这般苍辽的景象。自下而上望去,河流像丝带一样蜿蜒延伸,逐渐没入天际。
冲出黑山峡,黄河涌入宁夏平原,与腾格里沙漠相遇。当王维以河西节度使的身份,来到这片塞北之地,伫立在黄河边,一边是广漠无垠的沙漠,一边是蜿蜒曲折的黄河,伴着落日,咏吟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空前绝后的千古名句。他是否能想到,历经两千多年的引黄灌溉,宁夏大河延绵,灌渠纵横,织就了“天下黄河富宁夏”的历史传奇,黄河金岸美丽富饶、生机盎然,“塞上江南”美誉由此而来!
黄河水裹挟着泥沙,奔腾不息,泥沙如同历史的沉淀,记录着它一路走来的风雨沧桑。一路奔涌到内蒙古开启了“几”字旅程。“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河岸两侧,广袤无垠的草原如绿色的绒毯般铺展开来,骏马在其间奔腾,羊群似繁星点点。
黄河向南奔流,黄土高原被一分为二。山西在左,陕西在右。携带着晋陕峡谷的泥沙,直奔禹门口。左冲右突,激荡起震天吼声。
在山西,黄河勾勒出了壮丽的“表里山河”,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留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千古绝唱,留下了壶口瀑布“源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的气吞山河。
在陕西,黄河见证了秦朝的一统、大汉的辉煌、唐朝的鼎盛,还有李白《公无渡河》“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的气势滔天。
大河之南,是李白绣口一吐的半个盛唐,是十年成一赋的纸贵洛阳,也是龙门石窟的明灯三千;是北魏泥塑的拈花微笑,是暗夜玉笛的轻音回荡;是陌上少年的簪花风流,是黄河激荡出的浑厚声浪,是满城牡丹竞争香。
山东,黄河浩浩汤汤,一路向前东流入海,结束它的奔腾。“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黄河,造就了齐鲁文化的璀璨。黄河,锻造了齐鲁情怀的厚重。
一湾黄河水,万般世间美。沿着黄河经过的九省,你会遇见天高海阔,青山路远;你会遇见丰盈物产,鱼米满仓;你会遇见人文风韵,墨宝绝唱。
跟着李杜的足迹
在陇上相遇
从《诗经》开始,伴随着大秦帝国成长的秦风雅颂,就让天水山川大地淋漓着浓郁的诗意,丝绸之路开通后,地处要塞的陇山古道更是盛唐边塞诗反复吟诵的诗歌意象。
唐朝诗坛上的双子星李白和杜甫都曾和甘肃天水结下不解之缘,“天水是大唐诗仙李白的祖居地,千秋诗圣杜甫流寓地”。李白在其《赠张相镐二首》中写道“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
公元759年金秋时节,杜甫为躲避战乱,来到秦州——今天的甘肃天水。在这段时间里,杜甫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其中《秦州杂诗二十首》尤为著名。这些诗歌不仅描绘了天水的自然风光,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以及个人命运的感慨。“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多少游子的牵挂。在城郭之南,有一座梵宫古祠,杜甫行寓留吟:“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相传,诗仙李白也曾登临南郭寺,留下了“老僧三五众,古柏几千年”的深情咏叹。
或许在某个时空交错的瞬间,杜甫真的想与李白分享:“李兄,我来到你的家乡,感慨曾经的年华。”
诗仙李白的一生,极度热爱山河美景,仗剑走天涯,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并写出了大量赞美自然风光的壮丽诗篇。四川江油,是李白“长安三万里”的起点,也是他“低头思故乡”的归宿。李白在很长时间行走在巴山蜀水。在他的笔下,“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宛如一幅山水画。但险峻的山势让他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从四川出发,“辞亲远游、仗剑去国”,行至重庆,短暂的停留却在他的人生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重庆白帝城去往湖北江陵的行舟之快,让他感觉“千里江陵一日还”,或许是经历重重艰难岁月,如重重山峦,压在他的心头。当“轻舟已过万重山”,他如释重负,仿佛人生所有的过往都释然。来到甘肃,品尝到酒美泉香,月下吟出“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真的逻辑和浪漫的想象,将酒与天地联系起来,这片充满豪情与壮志的土地,一定在他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杜甫的一生,充满了艰辛与坎坷,却始终心系苍生、胸怀国事。青年时期,杜甫也曾快意畅游,齐鲁大地的壮丽山河映入他的眼帘,登上雄伟的泰山,面对壮丽的山川景色,豪迈地吟诵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磅礴的气势仿佛要将整个天地纳入怀中;在安史之乱的动荡岁月里,他目睹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凄惨景象;一路流亡,在成都的草堂岁月,“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他漂泊人生中的一抹宁静色彩;在夔州(今重庆奉节)停留期间,他登高望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感叹的人生短暂。游历秦州的古刹名寺,月夜思念他的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流露出真挚情感和深刻内涵,打动了无数后人的心。
沿着李杜行走过的足迹,在陇上相遇,穿越时空的阻隔,感受到他们那份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家国天下的深情。
沿着丝路长风三千里
遇见西北的无限诗意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长安,有热闹非凡的市井,巍峨壮丽的宫殿,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无数梦想起航的地方。
踏上丝路,广袤无垠的西北大地,王维诗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景在眼前铺展。继续西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古老的关隘屹立在风沙之中,虽历经岁月侵蚀,却依然坚守着。关城上的砖石,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战事。玉门关外,便是西域的广袤天地,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再往西走,便是大美新疆。岑参笔下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西域雪景的奇妙;李白笔下“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是人间与仙境的边际。西域的城市中,风格迥异的建筑、色彩斑斓的集市,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在这里汇聚,各种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续写着丝路的繁华。
丝绸之路上,古代商旅贸易往来,中西文明交汇。诗人们也用他们的笔触,为我们留下了这些美丽的风光和动人的故事,让我们在千年之后,依然能沿着他们的足迹,领略丝绸之路的独特魅力。
丝路长风三千里,群贤毕至耀古今。这个深秋,在悠悠驼铃响起的地方,跟随全国文旅新媒体和网红达人的脚步,在黄河奔腾的涛声中,倾听岁月的回响;在古老的丝绸之路遗迹上,触摸历史的脉络。铜奔马昂首嘶鸣,挣脱历史的束缚,奔向自由的远方;莫高窟的壁画,诉说着千年的故事;玉门关外,是大漠孤烟勾勒出的壮丽画卷;麦积烟雨里,是“东方微笑”的千年守候……在如意大地,那些热爱文旅的人,那些华丽诗篇,碰撞出诗意的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