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对标“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重点任务,加强文化馆建设政策理论宣讲,促进先进典型经验交流,推动全省公共文化云建设高质量发展,10月24日至26日,2024年全省公共文化云建设培训班暨“中国文化馆协会十年”巡讲活动(甘肃站)在白银市靖远县成功举办。
本次培训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指导,中国文化馆协会、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甘肃省文化馆、白银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靖远县人民政府承办,靖远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靖远县文化馆协办,文化馆发展研究院、《中国文化馆》编辑部提供学术支持。培训活动吸引全省各地文化工作者120人踊跃参与,共同探讨公共文化云建设的新路径和文化馆事业发展的新方向。
活动期间,专家学者们围绕公共文化云建设的核心要点,如公共文化数字转型、文化馆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打造、青少年美育、文化馆发展的现代化转型等主题,以“理论+实例+展览”的授课形式,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讲解。
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基层服务处(中国群众文化学会秘书处)处长陈移兵,以《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与文旅志愿服务若干实践》为题,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讲解了公共文化云建设的重要意义、发展趋势以及实际操作方法。他强调了公共文化云在推动文化资源共享、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方面的关键作用,并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公共文化云建设不仅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数字资源与信息部主任张霖围绕《公共文化数字转型如何“破圈”》进行授课,认为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公共文化要实现破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创新传播方式,挖掘文化内涵,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他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精彩的讲述,为大家展示了公共文化破圈的多种可能性,从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文化影响力,到与现代科技融合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再到开展跨界合作拓展文化发展空间,每一个观点都引发了现场学员的深刻思考。
宁波市文化馆副馆长郑志玥分享了《普及艺术之美 点亮“全民美育”——宁波市文化馆青少年美育创新实践案例》。从多元化的艺术课程设置,到大师工作坊的精彩互动;从丰富多彩的艺术展览和演出,到深入社区的艺术活动;再到便捷高效的线上美育平台,每一个案例都充满了创新与活力。
西南大学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基地研究员周林波博士以《文旅志愿服务项目的策划实施与品牌建设》为题,从志愿服务的特点、常见的7个雷区、九个新思维,以及需求评估要详实、项目名称要创新、项目名称要明确、筹资渠道要多元及群众动员要有力的五个要点,为学员们进行了讲解,内容全面且实用,进一步提升学员工作能力。
文化馆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王玺昌以《文化馆现代化转型的策略与路径》为主题,深入剖析了文化馆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他指出,文化馆现代化转型要在理念上进行创新,应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数字化平台、拓展服务渠道,要紧跟时代潮流挖掘本土文化特色,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和交流。学员们在学习中收获,在交流中成长,纷纷表示将把所学所思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全省的公共文化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全省公共文化云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文化馆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甘肃省文化馆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云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文/图 甘肃省文化馆 郭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