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清丽又不失雍容的青绿山水,洋溢大唐之美,化为时下年轻人喜爱的香薰产品包装设计,亦古亦今;戴上VR头盔,跟随敦煌220窟的“供养人”翟通,穿越千年时光寻觅来自大唐长安的“粉本”,一笔一笔“点亮”盛世长安的绝世繁华……
近日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亚洲最大规模文创IP展——第17届CLE中国授权展上,作为中国文博重镇的敦煌研究院受邀参展,首次展出其最新IP设计和文创成果。
展会中,简约大气、极具辨识度的敦煌展厅吸引中外嘉宾和品牌商驻足。敦煌研究院文化创意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馆员武琼芳介绍,敦煌此次参展的主题是“洞见灵感”,展厅以敦煌壁画色彩中代表性的土红、沙色、青、绿作为主色调。展厅外壁酷似敦煌石窟崖体,两面富有曲线动感的展墙形似俯瞰莫高窟地形的“沙漠之眼”,龛内用动态屏幕展示敦煌壁画……以凝练笔触将敦煌之美带到国际大都市上海。
图为敦煌研究院展厅(受访方供图)
“这次我们带来了两款最新的文创设计——三兔共耳和童子飞天系列。”武琼芳介绍,三兔共耳是莫高窟藻井中出现的最著名图案之一。三兔共耳,形成圆环,似乎象征“生生不息”和宇宙的无限循环,同时又是极富美感的抽象艺术。
“之所以选择三兔共耳,不仅因为它的寓意吉祥,还因为它是东西方文化交汇的一个符号——这个精美的艺术图案在亚洲和欧洲都广泛存在,在莫高窟的壁画里,也在西方的教堂中。”武琼芳说,三兔共耳的文创设计,代表了敦煌文创的重要价值内涵,不仅要有鲜明的视觉特色,也要有学术支撑,足以展现敦煌深厚的文化和艺术底蕴。
敦煌研究院文创“上新”(受访方供图)
此外,作为敦煌研究院科技创新成果,以敦煌壁画故事、历史、人物等素材组合创作而成的VR互动体验项目第285窟“寻境敦煌”和第220窟“敦煌奇旅”也成为展会的亮点之一,互动体验和打卡者络绎不绝。
观众体验VR互动(受访方供图)
敦煌研究院是享誉世界的文博重镇、国家一级博物馆,是保护、研究、弘扬和管理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等世界文化遗产的官方机构,也是全球最大的敦煌学研究实体机构。今年恰逢敦煌研究院建院80周年。80年前,敦煌研究院前身“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近年来,敦煌研究院以开放姿态推动敦煌学在世界范围内“共兴”,助力敦煌数字资源的全球共享。
2024年中国文博界见证了文创消费的巨大井喷:继故宫文创“卖萌”爆火之后,上海博物馆举办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开发近千款文物文创产品,展览第一个月文创销售近4500万,标志着席卷中国的文博热正转化为“文创热”……同样居于IP产业链顶端,敦煌研究院文创将如何谋划全局?
武琼芳说,相比较国内文博机构,敦煌研究院对于文创开发授权格外严谨,“所有的文创授权,都必须是为了文物保护而服务的,都必须是以传播敦煌艺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目的。”
从文物热到文创热(受访方供图)
据介绍,近年来,随着文博热兴起,国内出现了不少打着敦煌旗号、纯粹以逐利为目的,非法运营敦煌IP的机构,所开发的所谓文创产品有的不理解敦煌艺术内涵,也有的滥用佛教艺术形象而造成负面影响。
“从2016年以来,敦煌研究院已经与20多个知名品牌合作推出了30多个授权合作项目,包含科技、食品、数码产品、展览展示、游戏、服饰等。”武琼芳说,敦煌研究院期待携手真正富有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价值观的社会力量,探索敦煌文化遗产在当代的创意转化和活化利用,让中华艺术宝库敦煌更加深入人心,让敦煌艺术融入大众生活。(记者 孙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