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资讯 > 甘肃文旅 >

“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兰州站启动

日期:2024-10-15 09:10 来源:兰州晚报 字体: 分享到:

10月14日,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甘肃省图书馆承办、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协办的“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兰州站启动仪式在西北师范大学举行。

妙手补千年,残卷获新生。为了让古籍重新绽放光彩,让这些珍贵的残卷重获新生,我省高校陆续开设了古籍保护课程,打通了馆校合作助力古籍保护课程的渠道,让年轻学子加入传统古籍修复队伍中。14日下午举行的“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就是打通馆校合作助力古籍保护课程的最佳渠道。

甘肃省是古籍大省,全省有各级各类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古籍收藏单位约60家,古籍总藏量约140万册,包括汉文文献110余万册,少数民族文献30余万册。目前,已经有超过50万册(件)古籍得到了妥善保护,超过20万册珍贵古籍得到抢救性修复。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王红蕾研究员作了主题为《新时代古籍保护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马世年作了题为《为什么要古籍今译》的讲座。

活动现场,在甘肃省图书馆古籍修复师的演示下,西北师范大学学生还亲自动手体验了古籍修复以及线装书的制作,体验了瓦当拓印和雕版印刷,真切感受了古籍修复古老技艺的魅力。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高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