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敦煌论坛,汇聚智慧力量;
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
千年敦煌,文脉流长。壁画上的曼妙翩跹,写本里的浩繁史迹,讲述着敦煌的前世今生,铭刻着敦煌文化的博大气象,铸就了中华文明的根柢。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背景下,敦煌文化在创造性转化的实践中,诞生了哪些新样态和新成果?“典范”和“高地”又会带来哪些变革?在本届文博会的主题论坛上,嘉宾们碰撞思想、交流观点,为传播好、弘扬好敦煌文化贡献智慧力量。
敦煌论坛是历届文博会的“重头戏”,在交流互鉴的思辨中,海内外嘉宾直抒胸臆,共同探寻敦煌文化的古今之变和时代价值。今年文博会,敦煌论坛出彩、出圈。聚焦敦煌学研究新使命,敦煌论坛设置七个专题,专家学者发表主题演讲,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见解,共同推动敦煌学研究的发展、敦煌文化艺术在当代的弘扬与创新。
作为敦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敦煌学一直备受业界的广泛关注。从莫高窟开凿以来,千年的文脉流转,不变的是文化传承的家国情怀。在来自三晋大地的赵昆雨研究员看来,敦煌莫高窟与云冈石窟在绘画、音乐等方面,敦煌文化的“灵魂”,显然潜移默化影响了云冈石窟的千姿百态,也为石窟艺术的传承,刻下了传承千年的印痕。
敦煌文化包罗万象、源远流长。对于敦煌学的研究,乃至于具象到石窟寺的保护修复,一代代学者们潜心钻研,从“一家人”扩散到“一群人”,在文化传承中发掘千年敦煌的历史意韵。
天王画是敦煌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从何而来、如何形成?五年时间,葛承雍为探究这一敦煌学的细节,查证了大量的历史史料。从希腊文明的样态到佛教的演化,最终汇集成敦煌文化中天王画的表现形式,在他看来,这不仅是敦煌文化交流交融的体现,也形成了中华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站在历史的维度,去探究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莫高窟的起源到壁画的艺术呈现方式,这其中蕴含哪些文化进阶的奥秘?敦煌文化如何发展成为东西方文化的集大成者?这些都是参会嘉宾关注的焦点话题。日本学者八木春生把数十年所见、所闻、所思,汇集成《北魏窟的造窟思想》,集中体现了他在敦煌学研究方面的深厚造诣,反映了他在研究思路、方法、路径等方面的探索和创新。
对于敦煌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赞叹之余还有稍许“嫉妒”。这是尼泊尔中国社会关系学院主席雷格米第二次参加敦煌文博会。多年关注研究,两度应邀参加,他对敦煌文化的了解和研究逐渐走向深入。作为深怀家国情怀的学人,在他看来,尼泊尔很多地方和敦煌极为相似,都具有非常深厚的历史底蕴,但却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为了让尼泊尔的历史文化遗存重新焕发文明的光彩,他在参访敦煌莫高窟等中国历史文化遗存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和中国学者及其研究机构沟通交流,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模式。
敦煌学的研究,拉近了国与国的距离,延伸了文明的尺度。互学互鉴、交流交融,这无疑是中华文明数千年弦歌不辍的密码,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注解。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教授魏迎春更多关注的是文化的包容,她在对文献译本的图像特写深入研究时,对敦煌学有了更深的领悟。
文献是历史最有力的佐证。这些年,我省出台一系列措施,大力支持敦煌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兰州大学成立敦煌文化产业研究院,一方面在文化传承上实践新样态,一方面在文化产业中开辟新赛道,让丝路影视创作连民心,让青少年读物惠民生,把故纸堆里的敦煌学研究,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
无论是本土化改造,或是多元化包容,总能在敦煌文化的脉络中,看到生生不息、文化自信的泱泱中华。季羡林先生曾说:“敦煌文化的灿烂,正是世界各族文化精粹的融合,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选择敦煌,是一种历史机遇。”正是如此,这届敦煌论坛更具国际视野、更显开放包容。
文明交流互鉴,文化历久弥新。石窟造像百态,绘画技艺超群,这在敦煌学中,都能看到历史的斑斓。近百年间,敦煌学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目前,世界上有二十多个国家的学者在进行敦煌学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散存于各国的文献和艺术品也相继被整理出版。作为研究敦煌学的“象牙塔”,八十年来,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敦煌研究院在以敦煌文献和石窟为中心的学术研究中,持续加强交流与合作,让敦煌文化在陇原大地上熠熠生辉,推动敦煌学在“一带一路”结出“繁花硕果”。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指出“要努力把敦煌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殷殷嘱托,一以贯之。秉承敦煌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在激荡的历史洪流中,敦煌学研究将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开拓研究的广度,提升发展的高度。
敦煌之大,大象无形。在脚踏实地的感知、感悟中,人们对于敦煌的认识,不止于莫高窟的叹为观止,更多是对敦煌文化的精神洗礼。如今,随着敦煌学的研究深入,在文物保护、考古、绘画等领域,技术更为精进,敦煌文化更为多元包容、与时俱进。新时代,从“小学敦煌”到“大学敦煌”的发展,彰显了民族精神和时代价值,为“典范”和“高地”的建设注入磅礴的文化给养和精神力量。
来源:甘肃广电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