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游客乘坐“崆峒号”旅游专列从兰州站启程出发。吴静 摄
8月23日晚9时30分,青海游客乘坐“环西部火车游·崆峒号”旅游专列从兰州站启程出发,开启为期两天两夜的平凉之旅。从8月15日开始,兰州铁路局兰铁国旅公司与平凉市文旅局合作,连发3趟“青海游客游平凉”旅游专列,共计600名青海游客坐着火车饱览大美平凉。
“我一直希望带全家老小一同出游,但自驾出游路途遥远、奔波耗神,飞机出行安检耗时、空间狭小,我与妻子从小便有浓厚的火车情结,结合考虑偕老带幼的舒适度、体验感、安全性,孩子假期,我们首选是‘环西部火车游’平凉行,开启我们一家七口三代人的西北之旅,登临道源圣地崆峒山,尝尝闻名西北的平凉羊肉泡,感受最浓烈的西北风情。”出发前,青海游客李志山满怀期待地说。
“崆峒号”旅游专列是精心打造的高品质旅游列车,能满足游客一次出游游览众多景点的愿望,还避免了传统旅游出行旅途节奏紧张和舟车劳顿之苦。专列拥有豪华软卧包厢、亲子套房、大床房,房间内配备独立卫浴、空调,冰箱、电视等设施设备,以地域特色美景、美食、非遗文化等画面装饰车厢,功能车内品茶室、书吧、KTV等娱乐设施一应俱全,游客可在旅途中唱歌、品茶。工作人员还在列车上精心准备了节目表演和“你画我猜”等娱乐项目,让游客充分感受到“崆峒号”品牌列车的人文内涵和独特魅力。
凉爽的气候,满目的色彩,加上秀丽恬静的自然之美,深厚悠远的历史之美,丰富多样的人文之美,共同构成了大美平凉的独特秋天。一路上,美景伴随着青海游客们前行。
初秋的崆峒山就像是一幅辽阔的长卷,让人过足秋天的瘾。从火车上下来的青海游客得以与崆峒的秋景相遇。天高云淡,阳光恰好,走在崆峒山的石阶上,夏日的余温混合着秋日的凉爽,心情顿时轻快起来。在崆峒山整个幽岚山谷,五角枫、茶条槭、卫矛、茜草、爬山虎、珍珠梅等乔木和灌木交错生长,枝梢穿插,那柿红的、金黄的,还有那半黄半绿,或半黄半赤的叶子显示出震撼的力量,在山间恣情地蔓延、燃烧。聚仙桥、望驾山、三教禅林、皇城、雷声峰、南台、胭脂峡,这些崆峒山著名的景点,在秋天里展示着丰富的色彩流动。
“我是第一次来崆峒山,看到了这样美丽的秋景,特别震撼。我把它们都拍了下来,这就是最好的朋友圈素材。”青海游客王成龙说。他拿着摄影器材,从中台一路拍到皇城。
“游崆峒,品素斋”。青海游客在崆峒山庄品一品素斋,感受舌尖上的素食美味,好比一场心灵朝圣之旅。五谷杂粮、蔬菜、菌类、藻类、水果、干果、坚果等食材经过精心而简单的烹饪,保持着原初的香味,有新生般的鲜灵之感,精心装盘,成为一道道令人喜悦的雅食,入口腴舌丰胃,沁人心脾。“崆峒山的素食太好吃了,这是一场清心之旅,山里的清风涤荡心胸,素斋又是健康、环保的,感受到美好的自然之味。”青海游客张胜意感叹道。游客们细细地品尝着精致的素斋,感受着味蕾间迸发出层次丰富的美妙之感。
听养生文化讲座、欣赏崆峒武术、学习崆峒养生拳等极富含金量的体验活动,让大家身心得以放松。
泾川王母宫石窟让游客驻足停留,啧啧称奇。不少从未到过此地的游客感慨良多,纷纷表示石窟带给他们极大的震撼。石窟为罕见的中心塔柱式,其塔柱四面和窟内三壁及窟顶的墙面上,分三层雕有大小造像二百余尊,设计匠心独具,造像栩栩如生,可与相同形制的云冈石窟媲美。“这些北魏时期的石像,容貌宁静安详,体态优美生动,是非常美的石像艺术,很震撼的感觉。”青海游客丁凤霞说。
与王母宫隔河而望的大云寺,曾是隋唐两代的皇家寺院,近50年间先后三次出土佛舍利和国宝级文物五重套函。大云寺恢宏的文化气象让青海游客驻足流连。
平凉的美,不仅仅在于其秀丽的自然风光,更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风情。“初秋的平凉有海蓝、碧绿、橘黄,各种色彩交织在一起。不管是自然美景还是博物馆里的历史故事,都让我感受到平凉的博大和丰厚。”青海游客范伟说。
青海游客赵永安告诉记者,从抵达平凉的那一刻起,平凉就给了她无数的惊喜。平凉的凉爽、崆峒山的人文厚度、西王母远古文化的神秘……一路走来,每一个地方都让她流连忘返。
这两年,“环西部火车游·崆峒号”的开行,为推广平凉旅游景点和旅游品牌,面向全省、全国展示平凉旅游魅力和亮点,推进平凉旅游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会养生·来崆峒”已成为口口相传的时尚康养旅游口号。今年“环西部火车游·崆峒号”专列全年预计开行20多趟,目前已开行9趟。
近年来,平凉旅游热度不断攀升,不仅赢得了游客的口碑,更在旅游数据上展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2023年,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24.87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72%,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7.93%。(记者 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