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2024年以来,平凉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挖掘开发皇甫谧文化资源,积极推进艾草种植、康养产品生产、康养人才培训、针灸技术传承和艾灸文化传播“五大基地”建设,持续推动皇甫谧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擦亮打响“针灸鼻祖故里”金字招牌。
聚焦深挖丰富内涵,传承研究不断创新。以品牌打造为重点,大力保护传承皇甫谧文化,组织申报灵台手工面、灵台古法蓝染、灵台皮影戏省级非遗项目3个,征集评选皇甫谧针灸商标LOGO标识,注册皇甫谧系列商标42类390多种,皇甫谧针灸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相关工作扎实推进,增补市级传承人9人,灯盏头剧《二进宫》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传统戏曲折子戏复排计划名录”。广泛组织中医针灸协会、省内外中医药知名专家学者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加大对皇甫谧在医、史、文、哲等领域著作的研究开发力度,出版发行《皇甫谧传》,编印了《皇甫谧遗著集》《皇甫谧针灸术经典纂辑》《皇甫谧中医针灸康养知识汇编》《皇甫谧画传》等系列书籍6册。加快编写针灸鼻祖故事、皇甫谧针灸术、神奇的艾草、“艾”满人间等乡土教材,推动中医艾灸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户,广泛传播针灸文化种子,着力营造浓厚的针灸文化氛围。制作“针祖故里·康养灵台”等宣传片10余部,通过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等主流媒体,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开展宣传,极大提升了皇甫谧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聚焦壮大特色产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坚持艾草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全链条发展,加快中医康养特色产业培育。持续开展艾草种质资源选育扩繁和对比试验,制定了“灵谧艾”种植技术规范,投资1000多万元,新植“灵谧艾”5000亩、金银花1000亩,着力打造“灵谧艾”特色品牌。加快链主企业培育,发挥引领带动作用,陇药皇甫谧制药公司实施提标扩能项目,加快生产线改造提升,累计加工生产胶囊制剂300万粒、食品1.5万瓶;溪河韵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依托皇甫谧艾草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加快“种、产、研、销”一体化发展,推广“灵谧艾”订单种植购销模式,生产皇甫谧系列康养产品2万余件。协调推进皇甫谧系列康养产品直营店(点)和艾灸康养馆、形象店等营销实体建办(改造),完成县域内76家康养(养生)实体门店调研,为打造皇甫谧中医康养特色服务体系和品牌提供了有力支撑。
聚焦加速项目建设,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延链强链补链的硬支撑,围绕基础设施提升、中药材种植加工、药品及康养产品研发、人才培养等实施产业链项目23项,总投资19.5亿元,2024年计划投资7.7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3.9亿元,占比50.6%。皇甫谧中医针灸传承创新示范中心、皇甫谧中医院发热门诊建设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正在进行附属工程建设、设备调试。张鳌坡“针灸小镇”、“百里达溪·达溪百里”生态综合治理及农旅文旅融合发展长廊等重点项目扎实推进。中医乡土人才培训工程项目已完成培训2期;职业中专中医康养实训室、星火乡卫生院旗舰中医馆建设项目正在进行设备采购和调试安装;灵台县博物馆避险搬迁、馆藏珍贵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聚焦提升招商质效,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坚持把招商引资项目作为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增长动能的重要抓手,深入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按照培育本地骨干企业和招引龙头企业相结合,紧紧围绕制药、康养、文旅三个重点方向,谋划论证重点推介招商引资项目54个,概算总投资48.41亿元。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先后赴北京、上海、长沙等地开展招商活动6次,招引项目5个,概算总投资27.7亿元。全力配合开展了津企灵台行系列招商引资活动,正在积极筹备皇甫谧中医康养产业招商大会。坚持全要素保障,加强全周期服务,推动招商引资项目快速落地,今年计划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个,计划投资5.1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3.46亿元,占比67.8%。
聚焦打造特色品牌,文旅融合不断深入。深度挖掘整合文化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专班推进皇甫谧文化园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百里达溪·达溪百里”生态文化长廊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举办了“建设书香灵台·悦享文化魅力”世界读书日暨全民阅读系列活动、“探寻皇甫圣地·体验针灸魅力”“溯源商周文明·畅游山水百里”等系列文艺采风活动,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百姓大舞台”“送戏下乡”、皇甫谧康养健身术展评等文化惠民活动170余场次,极大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话语体系转换,高质量推出《悦享时光》《诗词话节气》《文物里的灵台》等系列全媒体产品38期。统筹抓好中台康家沟、星火王家庄、邵寨干槐树等旅游示范村规范管理和服务提升,着力打造“康养旅游+生态旅游+文化体验”的复合业态,逐步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全链条的文旅融合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