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资讯 > 一带一路 >

生物研究成为文物保护新发力点

日期:2024-07-02 14:07 来源:新华网 字体:

昆虫、飞鸟、微生物……关于生物的各类研究已成文物保护的新发力点。

世界文化遗产麦积山石窟面朝林海,松鼠、燕子、椿象等各类生物活动易对文物造成影响。“我们通过架设红外相机发现,文物致害鼠种主要是岩松鼠和复齿鼯鼠。它们爬行、筑巢、排泄等行为会对文物造成损伤。”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馆员贺东鹏说。研究人员通过试验发现,超声波驱避、金属网刺、喷洒辣椒素等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鼠害。

文物出土后易迅速损坏。四川大学教授孙群介绍,古象牙出土后常暴发微生物病害。他们通过研究三星堆出土古象牙发现,古象牙上细菌和真菌主要来源于周际土壤,清理过程中的消杀改变了象牙上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基于这一发现研制出的抑菌剂对古象牙微生物的生长有显著抑制效果。

保护工作者在麦积山石窟开展生物病害监测。(受访者供图)

在柬埔寨吴哥窟开展国际合作项目的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教授顾继东、日本东京文化财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片山叶子发现,在地处热带的吴哥窟,微生物是影响砂岩文物保护的重要因素,它们通过多种方式侵蚀砂岩、破坏石质文物的稳定性。将物理与生物学结合,将是下一步保护的方向。

馆藏文物可能发生虫蛀、霉变等问题,但往往受损到一定程度才会被肉眼观察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研究馆员唐欢介绍,为了快速准确掌握馆藏文物的生物病害,他们积极探索多学科融合,生物荧光等新技术能够实现对文物霉变程度的现场快速定性定量分析。

在防治生物病害的同时,科学家们也在积极探索利用生物方法来保护文物。

保护工作者在麦积山石窟进行动物排泄物清洗。(受访者供图

地处户外严酷条件下的长城,易遭受风蚀、水蚀、盐害等,而大自然给予了它们特别的保护。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肖波团队通过对600余公里的明长城野外调查发现,67%的夯土长城表面均覆盖有生物土壤结皮。这种活性地被物在降低土壤孔隙、含盐量的同时,还提升了长城的抗压强度和稳定性。这一自然方法为土遗址保护提供了新可能。

重庆大学杨阳博士介绍,传统修复材料在兼容性等方面有一定弊端,他们正基于微生物加固相关技术开展保护新材料研究。这种新材料在潮湿环境下稳定性强,适宜进行文物修复。目前,该技术已应用在大足石刻等文物保护中。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郭青林说,近年来,文物保护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但也面临着诸多尚未解决的难题,如在文物的生物损害机制、原位监测和长效防控等方面依然充满挑战。“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是文物保护领域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关键路径和必然趋势。”(文/新华网记者 张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