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甘肃省文化博览局 > 工作动态 >

【理论研讨】敦煌文博会——甘肃文化旅游经济 加速发展的新引擎

日期:2024-07-02 11:07 来源:甘肃省文化博览局 字体:

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以下简称“文博会”),自2016年创办以来,已成为甘肃省乃至中国西部地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对甘肃省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敦煌文博会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开放的国际视野,成功搭建起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作为一项高规格的国际性文旅节会活动,它不仅提升了敦煌乃至甘肃在全球的文化知名度,更为当地文化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图片1.jpg

一、敦煌文博会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

敦煌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文博会通过展览、论坛、演艺等形式,展示了敦煌莫高窟、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促进了敦煌学研究的深化与普及,为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文博会通过论坛、展览和工作坊等形式,促进了对传统技艺、民间艺术、口头传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展示和传播,激发了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使得古老的技艺得以在现代社会中延续和发展;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文博会通过数字博物馆、虚拟现实体验、在线展览等新兴技术手段,敦煌壁画、雕塑等珍贵文物得以更广泛地被全球观众接触和了解,既保护了实体文化遗产,又为文化传承提供了新途径;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文博会上,各国学者、艺术家通过论坛、展览和演出等形式,就文化保护、艺术创新、文明对话等议题展开讨论,共同探索文化多样性下的和谐共生之道,为敦煌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和影响力提升打开了新窗口;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文博会相关论坛和研讨会广泛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就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理论基础、实践路径进行深入探讨,为政策制定、项目实施提供智力支持。通过理论指导实践,确保文化传承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图片2.jpg

二、旅游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

文博会的举办,直接促进了敦煌乃至甘肃境内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对甘肃特别是敦煌地区的旅游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产生了显著影响。

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文博会利用其国际化的平台,将文化元素深度融入旅游业,推动了“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通过举办各类文化艺术展览、演出、论坛等活动,提升了甘肃作为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丰富了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促进了旅游产业由单一观光型向复合型转变;基础设施改善与服务质量提升。为迎接文博会,敦煌及周边地区加强了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如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和国际酒店的建成使用,不仅为文博会提供了高标准的会展场所,也成为推动会议旅游和商务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国际知名度与市场拓展。文博会吸引了众多国际展商和游客,提高了敦煌乃至甘肃在全球的知名度,为旅游市场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也促使本地旅游业者更加注重国际化服务标准,适应多元化市场需求;旅游产品创新。文博会期间,敦煌推出了诸如文化研学旅行、特色农产品体验、冬春旅游优惠等一系列创新旅游产品,这些举措有效延长了旅游旺季,实现了淡季不淡,促进了旅游市场的均衡发展;区域联动发展。文博会的影响力辐射到了整个甘肃乃至丝绸之路沿线城市,促进了区域内的文化旅游资源整合与共享。例如,博罗转井影视基地升级成为4A级景区,就是阿克塞县借文博会东风,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成功案例;数字经济与智慧旅游。文博会还促进了数字技术在旅游领域的应用。如通过数字化展览、智慧旅游服务平台等,提高了旅游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个性化的旅游体验,同时也为旅游管理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持。

图片3.jpg

三、国际交流合作与对外开放水平提升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文博会吸引了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参与,加强了甘肃与世界各国的文化、经济、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搭建国际交流桥梁。文博会通过高规格的展览、论坛、演出等活动,吸引了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其他国家的广泛参与,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提供了直接对话的机会,促进了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多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了国际社会对丝绸之路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认识;促进经贸合作。借助文博会的平台,甘肃与参会国家的企业、机构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涉及经贸投资、文化旅游、科技教育等多个领域,不仅推动了对外贸易增长,还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甘肃乃至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开放和国际化发展开辟了新路径;提升甘肃国际形象。文博会的成功举办显著提升了甘肃的国际知名度,将甘肃丰富的文化资源推向世界舞台。通过展示甘肃独特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增强了外界对甘肃的投资兴趣和旅游吸引力,为甘肃塑造了一个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国际形象;推动人文交流。文博会通过各种文化展览、学术研讨、艺术表演等形式,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加深了国际间民众的相互理解和友谊,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下了坚实的民意和社会基础;增强文化自信与国际合作能力。文博会展示了中国在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方面的成果,增强了中国文化自信。同时,通过与国际社会的广泛交流,甘肃及中国在国际合作和规则制定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为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提供了有力支持;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文博会紧密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文化纽带促进了沿线国家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和智力支持,加速了互联互通网络的构建和经贸合作的深化。

图片4.jpg

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助推器

文博会的溢出效应辐射至整个甘肃乃至西部地区,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以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为契机,各地市州紧密联动,深度挖掘各自的文化旅游资源,形成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强化区域合作网络。文博会通过吸引国内外政府、企业、学术机构的广泛参与,搭建了一个跨地域、跨行业的合作交流平台,不仅促进了甘肃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直接联系,还加强了甘肃与周边省份,尤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的经济合作与政策协调,形成了更加紧密的区域合作网络;带动周边地区产业发展。文博会的举办直接带动了敦煌乃至甘肃周边地区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酒店、餐饮、交通、零售等相关行业受益明显。而文化产品、手工艺品、农产品等特色商品的展示和销售,也促进了地方特色产业的升级和市场拓展,为区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了更好地举办文博会,甘肃及敦煌地区在交通、通信、会展设施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不仅为文博会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持,也极大地便利了区域内的物流、人流、信息流,为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激发区域创新能力。文博会强调文化和科技的融合,推动了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在区域内的应用与创新。通过展示和交流,促进了高新技术在文化旅游、农业、环保等领域的成果转化,提升了区域整体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文博会作为国际性盛会,极大提升了“敦煌”乃至“甘肃”品牌的国际知名度,为区域内的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提供了平台。区域内的城市、企业、产品通过文博会获得了更广泛的认可,促进了区域品牌的国际化进程,吸引了更多的外部投资和合作机会;生态与经济的双赢。文博会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强调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理念,通过展示和推广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绿色转型,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树立了典范。

图片5.jpg

五、敦煌文博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尽管文博会带来了显著的正面影响,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持续创新的压力。随着文博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观众期待值也在提升,如何保持内容的新颖性、创意性和吸引力,避免同质化,是持续面临的挑战;国际参与度的波动。全球经济形势、国际政治关系的变化可能影响部分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参与意愿和程度,保持并提升国际参与度是一大考验;文化和商业平衡。在商业化运营中如何平衡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确保文化活动的纯粹性不受商业利益过度侵蚀,是文博会必须解决的问题;基础设施与服务承载力。随着参会人员和游客数量的增长,对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及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有效提升接待能力是一大挑战;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大规模活动可能对敦煌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压力,如何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自然与文化遗产,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应对这些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强规划引领,注重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强化科技支撑,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共享“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创新内容与形式。持续挖掘敦煌及丝绸之路沿线的多元文化资源,引入更多跨界融合的展览、演出、论坛等形式,利用现代科技如VR/AR、数字艺术等增强互动体验;加强国际合作机制。建立稳定的国际合作伙伴网络,通过签署长期合作协议、建立国际友城关系等方式,稳固并扩大国际参与基础,同时灵活应对国际形势变化;制定文化保护与商业发展指导原则。明确文化传承的核心地位,制定相应的评估体系和监管措施,确保商业开发活动符合文化保护要求,鼓励有社会责任感的投资与合作;完善基础设施与提升服务品质。加大投资力度,优化交通网络,提升住宿、餐饮等服务水平,同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个性化水平;实施绿色办会策略。推行绿色会展理念,比如使用可再生能源、推广电子票务减少纸张使用、垃圾分类回收等,同时加强对参会人员的环保意识引导,保护敦煌及周边自然环境;强化品牌营销与国际传播。利用多语言、多渠道的国际传播策略,提高文博会的全球知名度和吸引力,同时加强对目标市场的精准营销,吸引更多国际游客和投资者。

图片6.jpg

敦煌文博会不仅是甘肃乃至中国西部地区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更是推动文化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通过持续发挥其平台功能和后续效应,甘肃文化旅游产业正逐步迈向国际化、品牌化、高端化,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着“甘肃力量”。

(文/省文博局 阮志伟  图/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