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甘肃省文化博览局 > 工作动态 >

【理论研讨】高标准规划设计,高质量推进落实 持续办好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日期:2024-07-02 09:07 来源:甘肃省文化博览局 字体: 分享到:

“办好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是《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明确要求。高质量举办敦煌文博会始终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建“一带一路”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致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贺信》要求,要不断完善会议内容方向、优化举办模式、总结成功经验,坚持把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作为推动敦煌文博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传承和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不断拓展与世界各国尤其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务实合作,深化人文交流,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理念成为引领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的中国方案,让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包容与互鉴精神成为敦煌文博会的永恒主题。

微信图片_20240702091352.jpg

(资料图)

——着眼共建“一带一路”,不断完善敦煌文博会办会方向要提升敦煌文博会国际化程度。从会议主题、主要内容等方面通盘考虑,在会议筹备之初就有针对性的邀请重点国家作为主宾国,有目的性的邀请一些重点国家、重要宾客,让主宾国作用发挥,不断提升其参与各项会议活动的质量。同时,加强国家部委的汇报衔接,加大与论坛会议、文化展览、文艺演出等活动主承办单位的沟通协调,增加其他外宾邀请渠道,邀请海外驻华文化、旅游、商务官员、海外商会驻华办事处、跨国企业中国地区高层、海外侨领参加节会,不断提升敦煌文博会外宾层级和质量。要提升敦煌文博会经济社会效益。逐步市场化办会是可持续办会、打造永不落幕文博会的有效途径。前六届敦煌文博会筹备工作中都在推进商业化、引入市场机制,但与深圳文博会、义乌文交会等国内知名会展相比,存在效果不佳、市场化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要通过招商招展、市场化运营等,在举办形式、陈展方式、安全保障、宾客接待等多个方面统筹考虑、全面分析,将敦煌文博会汇聚的信息流、技术流、商品流和人才流等宝贵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要提升品牌影响力与美誉度。敦煌文博会已初步形成了会议内容架构,要持续加大对主体活动系统科学的规划,“论什么、展什么、演什么”既要有定位,更要有目标,要注重在敦煌文博会上呈现文旅融合的广度、深度,持续挖掘一些新业态、新科技+、产业链延长线等,推动敦煌文博会持续发展、创新发展,提升品牌影响力与美誉度。要提升成果转化落地。敦煌文博会论坛会议等达成的共识、提出的倡议,专家学者的观点论述、真知灼见,是敦煌文博会的宝贵成果,在推动国际交流合作、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很好的利用价值。要建立起相关跟进落实机制,积极推动节会成果转化。

微信图片_20240702091401.jpg

(资料图)

——立足会议顶层设计,不断提升敦煌文博会办会水平。要坚持既定办会模式。坚持敦煌文博会“大年”“小年”举办的模式,围绕国际化、专业化、高端化设置“论、展、演”等会议主要内容,根据会议规模及主题设置旅游推介、区域贸易、文化创意等内容。在“大年”邀请国家领导人和外国政要参会,以国际热点话题为议题,推动会议出成果,不断扩大节会影响力;“小年”以举办专业论坛、文化交流活动为主,体现“小而精”“小而特”“小而专”。要不断优化办会机制,合并职能相近、工作衔接紧密的工作机构,建立科学高效的扁平化节会领导工作组织架构。要坚持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始终站在文化交流合作、共融发展角度去理解、去思考、去把握办好敦煌文博会,以丝绸之路精神为纽带,以实现民心相通为目标,以文化交流合作为主题,深入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全方位阐释共建“一带一路”的中国立场和中国主张,全面展示取得的重大成就,推动形成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的合作机制,凝聚共商共建共享的共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要坚守“敦煌”品牌。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充分发挥习近平总书记《贺信》和《敦煌宣言》的影响力,深入挖掘敦煌文化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充分展现敦煌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范代表的突出特性,充分展示铸就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让“敦煌论坛”成为享誉全世界、蜚声海内外的文化品牌和文化盛会,成为敦煌文博会的智慧大脑。要深化文化交流。在“论、展、演”等主要活动中,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化传统和价值选择,坚持文化多样性、平等性和包容性,不断深化各国在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会议交流、演出展览等,推动政府间对话,扩大民间往来和学界、智库的交流,大力开展各领域合作交流,共同推进重大合作项目。

微信图片_20240702091357.jpg

(资料图)

——聚焦节会高端性,不断凸显敦煌文博会办会特色。要突出文化特色,避免同质化。敦煌文博会是国家批准的唯一以“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交流为主题的国家高端文化展示交流平台,在节会筹办时,坚持把文化交流作为基础,让文明互鉴成为主题。文化是中国最亮丽的名片,敦煌是中华文化的皇冠,是世界认可的中国美。突出敦煌的中国美、世界美,就会避免敦煌文博会与国内外展会同质化的问题。通过精心策划内容,创新设计提炼活动主题,全力创办有国际影响力的“敦煌论坛”品牌活动,将敦煌文博会打造成国际化、特色化、专业化的文化盛会。要提升参会嘉宾和会议内容层级,体现专业性。品质靠眼界、品牌靠积累、品位则需要精心谋划、耐心实施。要持续推动邀请在国际舞台上具有正能量精神引领作用的政界、商界、学界领袖,发出决定性、导向性的声音和主张,不断提升敦煌国际影响力、话语权、知名度。着力引进有实力、有特色、有亮点的文化企业和产品,将更多的专业领域优质会议展会资源注入敦煌文博会,精心培育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行业平台,进一步彰显节会的专业性。要加大敦煌文博会在相关专业领域的推介力度,扩大节会在相关专业领域的知名度,为专业观众和专业参会宾客拓展合作伙伴提供更多的服务。要加强学术支撑,提升开发深度。充分利用敦煌文博会智库和甘肃省重点高校力量,加强“欧亚学”“丝绸之路学”“敦煌美学”“敦煌法学”“敦煌艺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艺术交流史”“文化艺术会展学”等学科的研究,开展多种形式、不同规模、富有成效的学术交流活动。在理论研讨基础上,拓展敦煌文博会其他组织形式,推动形成集遗产保护、景观旅游、事业服务、产业发展、产品交易、文化交流为一体的敦煌文化展示基地、研究基地和文化园区。要强化节会宣传,做好融合传播。不断完善文博会官网和英文版网站平台建设,打造敦煌文博会宣传矩阵,邀请门户网站、网络大V参与,推出短小精悍有冲击力的微视频,利用抖音、微博、微信做好宣传。积极开发周边产品,通过事件策划,提升敦煌文博会传播力,不断完善敦煌文博会品牌管理,在宣传、产品开发中使用统一标识,形成品牌合力。

微信图片_20240702091407.jpg

微信图片_20240702091404.jpg

(资料图)

——注重政策保障,不断夯实敦煌文博会办会基础要强化组织架构。深入研究中央清理规范论坛展会工作要求,健全完善敦煌文博会领导机构设置,建立分工合理、运转流畅、管理高效的组织体系。要建立扁平高效的议事决策机构,及时研究决定节会主要活动,协商确定会议主要议题,高效有序推进节会筹办日常工作。要建立咨询参谋机构,邀请国际机构或组织的负责人、国内外智库专家、国际文化旅游领域的知名专家、国际知名文化旅游企业的负责人参会参展,在论坛选题、活动策划等方面为敦煌文博会提供智力支持。要拓展“外宣”格局。积极打造外宣新媒体,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提升敦煌文博会对外文化交流层次,积极对接国家对外文化品牌工程,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旅游、教育、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合作,建立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以及其他世界文化旅游名城之间的常态文化交流机制。要推进服务平台建设。以现有敦煌文博会宾客服务平台为基础,按照国际展会专业服务标准,构建一流的敦煌文博会专业化服务体系,开发便捷的对接服务系统,在节会接待、观众组织、跟踪配套等方面做好专业策划和服务,为参会嘉宾提供一流服务。建立敦煌文博会统计监测分析体系,构建以节会情况、活动数量、论坛成果、展出面积、成果转化为主要内容的统计指标体系,建立综合性敦煌文博会数据库和信息发布平台。要培育会议人才队伍。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出效益”,以赴外考察学习、选派人员到其它省份博览局实地交流、邀请同行专家学者授课等形式,加大业务培训力度,着力解决工作人员办会经验短缺、专业知识匮乏等问题。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鼓励中介机构、行业协会与相关院校和培训机构联合培养、培训办会专门人才。研究促进办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办法,鼓励办会人才发展,全面提升从业人员整体水平。要持续开展办会经验总结。参考全国知名展会运行机制,统筹利用省级和地方工作力量,建立高效务实、扁平顺畅的节会运行机制,以现有各类《筹备工作手册》为基础,进一步提炼开幕式及会展、论坛、接待等方面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全面系统总结梳理历届办会经验,把筹备工作的每个环节、每个阶段、每个步骤流程化、规范化、模板化,不断完善制定务实管用、操作性强的敦煌文博会筹备工作指导手册,全面提升筹办质量和水平。要强化规范管理。充分认识制度建设对节会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广泛征求意见,深入开展研究,制定出台《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管理办法》,对政府统筹规划协调管理体制、办会主体及准入、信息交流、绩效评估等做出明确规定,为敦煌文博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制度环境。要进一步细化制度规定,对活动准入、工作流程、宾客服务、经费保障以及相关基础保障等方面进行明确,确保敦煌文博会各项工作有序健康发展。(文/省文博局对外联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