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晚20:00,由省文旅厅主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省歌剧院等共同承办的2024“甘肃非遗大舞台”展演季——全省非遗进景区系列展演活动第四场次在金城关步行街如约上演。兰州太平鼓、藏族民歌、花儿演唱、秦腔表演、古彩戏法和锅庄舞,这些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盛会中精彩亮相。
兰州太平鼓,以其铿锵有力的鼓点和独特的演奏技艺,成为了活动的开场亮点,鼓手们不断变换步伐与阵法,人舞鼓也舞,彰显了黄河之滨人民粗犷豪放的个性,在铿锵的鼓点中打出庆贺太平的美好寓意。武威天祝藏族传承人带来民歌清唱,让观众感受到高原上的天籁之音,委婉动听的唱调,将华锐藏族先民们的生产生活、信仰风俗娓娓道来。
定西的传承人带来的两首花儿,是传承人在花儿会期间的深情表达,原生态的洮岷花儿唱出了人民的心声,在歌声中将观众的思绪拉远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乐队配合着乐器,将传统花儿与现代编曲相结合,更加吸引年轻人的注意。青年戏剧演员窦玮带来的秦腔《锁麟囊》《三滴血》经典选段,既保留了原作经典,又强调了地域特色,以“京剧的神韵、秦腔的风采”让古老的剧目焕发出了新的神采,一开口便吸引过往行人围观,惊艳的唱腔尽显舞台魅力。
接着,传承人带来了有四千多年历史的中国古彩戏法,配合着丰富的表情和动作,向观众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最后,来自甘南藏族的传承人身穿民族服饰,围在舞台中央,跳起了热闹欢快的锅庄舞,观众纷纷加入,在《吉祥甘南》的歌声中,演出落下帷幕。
至此,2024“甘肃非遗大舞台”展演季——全省非遗进景区系列展演活动圆满落幕。此次系列展演用时一个多月,参与展演的非遗项目三十多项,参与展演的传承人达140余人次,现场观看人数累计达上万人次,线上直播观看达16万人次。期间,非遗项目走上街头、走进景区,在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等多个文旅场所展开快闪活动。
保护传承非遗,赓续历史文脉。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力度”战略背景下,非遗展演活动成为了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吸引更多人爱上非遗,认识到非遗保护和传承不仅仅是保护遗产,更是培育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2024“甘肃非遗大舞台”展演季——全省非遗进景区系列展演活动的成功举办,为我们带来了思想上的深度反思和文化上的丰富体验。未来,我们将继续坚定文化自信,让非遗持续绽放光彩,推动非遗传承事业在创新中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贡献更多力量。(文/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闫樱芳 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李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