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兰州新区抢抓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机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从数字化到智慧化、智能化转变,依托兰州新区5G试点城市和大数据中心平台建设优势,统筹协调,以智慧旅游搭乘发展为原则,充分考虑科学技术在文化旅游领域内的应用。充分借助“新质生产力”升级传统旅游业态,以“新质生产力”带动智慧文旅潜能释放,赋能兰州新区文化旅游提质增效。
建设智慧文旅。在推行旅游智能应用方面,建立以“两大平台(旅游数据信息平台、智慧旅游监管平台)+一部手机游新区”为基础的智慧旅游框架,建立GIS定位、景点推介,强化对旅游景点及游客集散地、旅游线路路况信息的实时感知,实现全市游客客流量实时监测分析、景区景点实时监管。
建设智慧景区。西部恐龙园度假区投资1700万元,建设了基础网络系统、核心服务器平台、智慧ERP系统、门户网站、微信官网、集中存储平台、视频综合管理系统、Wi-Fi网络系统、数字广播系统、门禁网络控制系统等30余个子系统,实现了景区线上预定、入园扫码、自助兑换更衣柜、电子导览、自助咨询等接入全省旅游服务线上“总入口”,实现了省市互联互通。晴望川民俗文化村、中川园林园旅游休闲街区等景区(点)实现全方位监控、Wi-Fi全覆盖,全面使用停车管理系统、景区收银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紧急救援系统、线上宣传售票等网络系统。
建设智慧酒店。推广酒店智能设备应用,游客可通过智能设备、身份验证系统和人脸识别等技术,自助办理入住和退房手续。半亩方塘酒店引入机器人小优和小度音响引导系统,机器人自主搭乘电梯、无线呼叫客房电话、送完物品后自主归位;小度音响控制电视开关、光照开关,可与游客对话交流,提供信息查询、出行路况查询等服务。格林东方酒店可提供高速独立上网宽带、自助洗衣房、智能客房等智慧服务。
建设数字文化。依托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数据平台、长城资源保护管理信息系统等,实现非遗、文物资源数据录入全覆盖及全流程管理数字化。实施城市书房项目1个,面积约200平方米,设儿童阅览区和成人阅览区。建成全省首家社区融媒体中心。探索依托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开展数字文化服务,举办线上书画展数十场次。
建设智慧场馆。兰州新区图书馆购入图书馆集群式管理系统、RFID中心管理平台系统、3D定位导航系统等6套,自助办证机、自助还书机等信息化设备30余台(套),实现数字化监测、服务全覆盖。加快智慧图书馆建设,以新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为核心,成功搭建集数字阅读资源、线上阅读推广、线上借还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化服务平台。
智慧交通服务。兰州新区建成全省首个路侧停车支持ETC无感支付的智慧停车系统,于2022年8月正式启动“ETC+高位视频监控”模式进行收费管理,大大提高了公共车位周转率和利用率。建成电子智能站牌,采用智能化物联网技术,以公交智能调度系统为支撑,发布所有线路公交车辆的实时到站信息,同时,屏幕同步显示日期、天气、新区美食、旅游景点等便民信息,滚动播放新区形象宣传片、节约公益广告、党史知识宣传等,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乘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