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资讯 > 甘肃文旅 >

荒野艺术、戈壁公路……如果你卷不动了,就来瓜州

日期:2024-04-18 10:04 来源:甘肃农民报 字体: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何香利 文/图

  “戈壁公路、大漠风格,尤其是看到国际网红雕塑,宛如遇见‘时代的神来之笔’,相当赞呐。”四川游客说。

  “跑了3000多公里,看到这个‘大地之子’太震撼了,感受到戈壁雕塑艺术魅力。”自驾旅行的浙江游客说。

  “窟内彩塑精美、壁画斑斓,榆林窟,一座藏在大漠深处的艺术‘瑰宝’。”青海游客赞叹道。

  ……

  在“诗意甘肃·情暖瓜州”——瓜州、敦煌双城春季系列采风拍摄宣传活动的现场,瓜州再次受到了游客好评。

  汪国真曾说:“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这像今天的瓜州。

  瓜州,一个温暖又低调的古城。

  她的温暖——一个常住人口不到5万的小城,在风雪之夜温暖了2.5万路过的“客人”。

  她的低调——在戈壁深处藏着荒野艺术的打卡地,令人叹为观止壁画与石窟,还有让人向往的戈壁公路……

  如果你卷不动了,就出发去瓜州,来一场不慌不忙,心之所向的旅行。在这里,大漠、夕阳、宁静、自由,都与你同在。

  当你走近瓜州,会发现,原来这座小城并不简单。穿越时空的艺术碰撞,“时代神来之笔”的相遇,“仗剑走天涯”的向往…… 

  穿越时空的艺术“瑰宝”

  一路向西,距离瓜州城南20公里的戈壁国际雕塑艺术长廊,一座高4.3米、长15米,名为“大地之子”的棕红色孩童雕塑安卧于天地怀抱中,与广阔的大漠戈壁情意相融。

  《大地之子》丝绸之路上新的时代地标。2016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雕塑家董书兵教授,利用数字技术,在瓜州县红山坡戈壁滩上用粗粝的红砂岩雕砌出。

  随后,在瓜州戈壁国际雕塑艺术长廊上,“海市蜃楼”“风语者”“戈壁方舟”“汉武雄风”等大型户外雕塑相继建成,吸引了国内外游客来打卡。

  汉武雄风是瓜州的象征,也是瓜州人民的精神寄托。它代表着瓜州的历史和文化,也代表着瓜州人民的勇气和坚韧。

  无界,整个雕塑宛如海市蜃楼,随着光线不断变化,在大漠中呈现出众多迷人的影像。在造型上,“无界”以榆林窟第25窟盛唐经变画中的建筑样式为蓝本,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样式。

  当前,戈壁滩的艺术创作无疑成为了瓜州旅游新名片,向省内外甚至全世界讲述着戈壁文化的独有魅力,也彰显着瓜州包容、开放、发展的“胸怀”。

  四千年的文化积淀,四千年浓郁的地域风情,构成了瓜州独具特色的西域文化景观,还有自然和历史遗迹。

  除了大漠雕塑的艺术魅力,瓜州更吸引游客值得来的,还有那闻名于世的榆林窟。

  戈壁深处“活”着千年石窟

  《中国国家地理》这样评价榆林窟:如果说莫高窟的壁画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居全国石窟之冠,那么榆林窟就是仅次于莫高窟的壁画艺术宝库。

  不过,榆林窟的石窟艺术绝非莫高窟的简单“翻版”。

  榆林窟,被称为莫高窟的“姊妹窟”。其表现内容、艺术风格、绘画形式和莫高窟一脉相承,同属敦煌石窟艺术体系。

  “莫道敦煌石窟美,壁画佳作在榆林”这句话,在当地和学界早已耳熟能详。

  榆林窟又名万佛峡,位于甘肃省瓜州县城南约70公里的戈壁峡谷中,榆林河从峡谷中川流而过,两岸榆树成林,榆林窟因此而得名。1961年,榆林窟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讲解介绍,由于缺乏文献史料记载,榆林窟具体的开创年代已无从考证,现存的洞窟最早建于初唐,历经唐、五代、宋、西夏、回鹘、元、清各代建造和重修,共有洞窟43个,壁画总面积约5200平方米,彩塑270余身,内容十分丰富,文物价值极高,自唐至元,历代留有不少佳作,被誉为壁画艺术宝库。

  参观榆林窟,你会从历史的长河里了解到,榆林窟真实地再现了敦煌石窟自唐至元的佛教艺术,保存了较为丰富的丝绸之路中西方文化和多民族文化交融的信息,尤其是中唐第25窟、西夏第2窟、第3窟、第29窟、元代第4窟等壁画艺术作品,不仅弥补了莫高窟的不足,丰富了敦煌石窟艺术内容,同时也是整个中国佛教石窟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千年一窟,一窟千年。如今,一个个静默的洞口,守望着长河落日、大漠孤烟,也收藏着文化中国、千年历史。

  背上你的行囊,出发吧,去瓜州,来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