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雨嘉禾南浦燕,浸润春风三月天。4月9日下午,在一场清爽的春雨中,著名雕塑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何鄂先生应省文旅厅的邀请,为省文旅系统干部职工作题为“从《黄河母亲》谈文化自信与文化强国”的专题讲座。
讲座由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龚佳佳主持。会前,播放了介绍何鄂先生艺术创作道路的专题片《塑说》。何鄂先生以《从<黄河母亲>谈文化自信与文化强国》为题,动情地讲述自己对祖国和生活的热爱,讲述了自己根植5000年中华文明的沃土,70余年从事艺术创作工作的理念、经历和感受。
何鄂,出生于1937年,祖籍上海。她是新中国第一代女雕塑家的杰出代表,也是新中国西北第一位女雕塑家,曾先后在敦煌文物研究所(现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1994年创办何鄂雕塑院。60多年来,何鄂先生在国内20个省(区、市)创作设计、竣工落成雕塑作品200余件,众多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等永久收藏。
1986年,花岗岩雕塑《黄河母亲》矗立在了甘肃省兰州市黄河之滨,受到了人们喜爱与追崇,更成为金城兰州的标志。1997年,香港回归,人民日报海外版印发纪念年历以这座雕塑为首页,1999年澳门回归,《黄河母亲》(汉白玉)由原文化部转赠澳门特区政府珍藏。2015年《黄河母亲》(花岗岩)由国台办、兰州市政府、何鄂雕塑院赠送,落座于台湾淡江大学。这座雕塑承载着中华儿女深切的乡情与乡愁,在展现着母亲河与黄河儿女难以割舍情感的同时,更成为中华文化和精神家园的象征。
在讲座结束后,龚佳佳指出,何鄂先生创作出了如此多姿多彩的雕塑作品,凝聚着对党的深情、对祖国的热爱、对生活的感动、对艺术的执着,全省文旅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汲取营养、汲取精神,讲好黄河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甘肃画院贾青重在听了讲座后谈到:“何鄂老师是西北第一位女雕塑家,她把生命融入雕塑艺术中。今天的讲座给我在艺术创作上有很大启发,创作要着眼传统,临摹要注重细节,同时要富有联想,善于归纳,要从中华民族5000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中、从改革开放的成果中、从新时代建设的火热生活中汲取养分,开展创造性的艺术创作。我将牢记何鄂老师对我们的期望,为文化强国竭尽绵薄之力。”
省文物局、省文旅厅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和业务骨干,以及厅机关干部职工140余人聆听了讲座。(文/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陈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