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定西市文体旅游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生动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增强消费活力,加快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使“三抓三促”行动落实见效。
坚持守正创新,以精品力作展现文化担当,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不断挖掘优质文化资源,培养非遗文化传承人,培训和推荐4名非遗传承人被认定为甘肃省乡村工匠名师、24名传承人被认定为甘肃省乡村工匠。着眼打造“四精”舞台艺术,高质量承办的第七届甘肃戏剧红梅奖大赛在省内外赢得好评,复排的秦腔《七郎八虎闯幽州》获第七届甘肃戏剧红梅奖大赛优秀剧目奖,创排的秦腔折子戏《鬼怨·杀生》入选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剧目。有效引导歌唱艺术紧贴时代富有“泥土味”,柔性利用市内外作家联合创作本土题材歌曲127首,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歌颂美丽定西。
坚持文化惠民,以惠民之举优化服务供给,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争取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补助资金,高质量完成定西市博物馆新馆布展工作并如期对外开放,积极推动定西市图书馆实现晋级国家二级图书馆的阶段性目标,为广大市民均衡享受文化服务进一步夯实了基础、提供了优质服务。争取“戏曲进乡村”资金,开展演出700多场次。成功举办春节社火展演、定西文化艺术月、“双百双千”等群众文化惠民活动2700多场次。
坚持以旅彰文,以强练内功积蓄发展动能为抓手,锻牢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支撑。实施渭河源景区服务能力提升等重点文旅项目35个、完成投资19亿元。签约落地文旅项目12个、总投资40.56亿元,完成投资5.4亿元。元古堆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有序推进渭河源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工作。实施乡村旅游项目30个、完成投资8600万元。新增农家乐39家、民宿3家、乡村旅游合作社5家,全市全域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以文塑旅,以提升文化内涵擦亮文旅品牌,添加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成色。紧盯马家窑文化、长城文化、李氏文化、渭水文化、书画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不断赋能,以丰富内容提升品质。通过高规格举办、市场化运营、专业团队承办等方式成功举办马家窑文化节、渭水文化旅游节、通渭书画文化艺术节。以融合为理念,以文化为灵魂,打造旅游营销品牌,创造性开展的“当‘镇江南’遇见‘定西北’”、“这么近,那么美,20℃的定西等您来”推介会、“融媒联动·全域旅游”全国百家市县融媒看定西、国家级非遗项目“巴当舞”携“定西宽粉”亮相贵州“村超”赛场等宣传营销活动,赢得社会称赞,让定西火爆“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