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1日至16日,省非遗保护中心记录团队赴定西市通渭县,开展通渭影子腔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满仓口述史访谈摄录工作。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刘满仓记录工作口述史访谈摄录历时5天,在记录团队、学术专员与传承人的密切合作下,专业、全面、真实、系统地对刘满仓和通渭影子腔的历史进行了充分的挖掘记录,共摄录视频资料14小时,音频资料14小时,图片资料500余张,顺利完成了口述史摄录工作,为全面优质完成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满仓记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省非遗保护中心高度重视此次口述史摄录工作,已经整理出2万余字刘满仓口述史文字资料,并邀请传统戏剧类非遗专家对刘满仓与通渭影子腔的渊源、人生成长经历、对该项目所做的传承保护工作等进行访谈,同时对刘满仓的家人及朋友进行了采访,运用现代影音、影像技术进行全面、立体、深入地挖掘和呈现。
隔帐陈述千古事,灯下挥舞鼓乐声。刘满仓于2018年被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12岁时跟随爷爷的影戏班学唱腔、弹三弦、敲碰铃、打甩板和雕刻皮影等技艺,初中毕业后便继承祖业,开始演唱皮影戏,在农闲之时收集整理散落在民间的皮影戏本已达百余种。为了丰富和传承自家的皮影戏,刘满仓花着务农的收入去陕西、河南、广东等地,经过几十年的坚持和不断学习,掌握了皮影戏的各门技艺,敲锣打鼓、吹拉弹唱,画线谱、刻影人等等,无不精通。近年来,刘满仓多次参加国家及省市级相关演出和研讨活动,获得了众多的荣誉,每年都有大学师生和相关学者前来调研交流并邀请讲学。(文/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卢艺文 图/视频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记录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