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敦煌文化 >

靛光紫,美人青,红消绿……中国传统色宝库再上新,这次是敦煌!

日期:2022-11-30 05:11 来源:扬子晚报 字体:

郭浩的名字总是和中国传统色出现在一起。三年前,他从故宫文物的配色上得到灵感,撰写出《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一书,出版后在国内掀起“传统色”的旋风。近两年,无论是影视剧,还是化妆品、服饰等商业领域,处处皆可看见传统色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靛光紫,美人青,红消绿……不加修饰,只是简简单单的“RGB”组合,每一个颜色都能够美到“不可方物”。

这也让郭浩在两年前提出的“让传统色成为流行色”,从目标变成了现实。

12月1日,被网友称为“颜色复原师”的他再次回归了!故宫之后,郭浩将色彩收集的触角延伸到西北的大美敦煌。通过摹绘彩塑108幅敦煌壁画,他提炼出72例敦煌色彩搭配范式,凝结出新作《中国传统色:敦煌里的色彩美学》。

接受采访时郭浩说,“故宫美学色彩”上市两年来,关注和热爱中国传统色的人群在迅速地扩大,“顺应这个趋势,我提出了一个口号‘色彩源自传统,致敬未来中国’,这次我把它印到书上,希望更多的读者和我一起推动这个事情。”

日本敦煌研究,是我们在日本播下的文化种子

谈到新书创作的缘由,郭浩分享了自己背后的所思所想。

他提到一名令他印象深刻的豆瓣网友留言:20世纪时,敦煌学的研究曾有“敦煌在中国,但敦煌学在日本”的说法,80年代,日本文学圈和电影圈联手在中国做了一件事情,这件事在今天看来还是不可思议,但它的确发生了——他们根据日本作家所撰写的小说《敦煌》,制作了一部投资巨大、场面宏大的同名电影。这部电影引进国内上映后,影院观众爆满,连最后一排都挤满了踮着脚、撑着脖子看完全程的人,在中国文化届曾引起一番轰动。

“30多年前,为什么日本人会特意跑到中国拍摄一部敦煌题材的大制作?”这一问题,让郭浩百思不得其解。为写新作,他特意前往日本居住了一段时间,终于在一堆文献里扒出了答案。

当地图书馆的资料记载着这样一则场景:1958年,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分别在日本东京、京都举办了“中国敦煌艺术展”,东京首展会场设在百货商店八层,创造了10万日本观众蜂拥而至的文化现象……

也就是说,因为艺术展带来的“敦煌热”,才有了日本作家井上靖出版的小说《敦煌》,也才有了后来上映的同名电影。“原来,电影《敦煌》带给我们的文化冲击,并不是日本人的‘文化突袭’,而是我们在日本播下的文化种子。”

所以关于《中国传统色:敦煌里的色彩美学》这本书,他想达到的目标是——再一次在日本播下“文化的种子”。

“研究中国传统色以来,我比较关注中日传统色的文化互动,迄今为止,我还没在日本看到有影响、有规模的敦煌色彩著作。以我的个人观点,敦煌色彩研究至少缺少两本专著——一本是敦煌色彩美学、一本是敦煌色彩科学,我们中国人有责任把这两本书写出来。不仅是为我们国人的“敦煌热”添柴,很有可能再次在日本播下‘文化的种子’。”郭浩告诉记者,他正是抱着这个目标,才做了这次写作的尝试。

一方水土养一方色,敦煌色彩的最大特征是“文明交汇”

提起敦煌洞窟和壁画,我们往往想到的是大胆、怪诞、奔放或异想天开的配色。但其实,敦煌的色彩哪是这几个词语就能够形容?

我们在敦煌壁画色彩上,不仅可以寻到中原晕染法,还可以看到西域凹凸法以及青金石颜料的输入。各种文明的交汇,形成了敦煌熠熠生辉的色彩。

郭浩认为,敦煌色彩所呈现出来的特点用6个字可以形容,即“文化体系汇聚”。

这六字来源于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他曾经说过:“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聚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 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这(敦煌文明多样性的特征)也是中国传统色讲好中国故事、与世界对话的美学优势。”郭浩告诉记者。

在他看来,上一本书《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是对中国传统色的打捞,“让大家知道了中国传统色的存在,这是‘知其然’。”而新作《中国传统色:敦煌里的色彩美学》是对中国传统色的配色谱系,“我希望能写出中国传统色运用的方法,就是‘知其所以然’。”

传统色与今天的我们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作为中国传统色的整理者和推广者,郭浩所做的主要工作是“中国传统色的体系复建”。一方面,基于古代的文物、文献、工艺等,追溯其传统色的源头;另一方面基于当代的传播预警,从旧物件、古文字、老手艺的堆砌里推陈出新,结合视频、音乐、影视、商品等生活化的文化载体,把中国传统色应用到当下。

在接受采访时,许多人会问他“为什么要复建中国传统色?”

郭浩说,可以这样去理解,中国的传统配色方法,同样是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方法。

比如说,清代的沈鹤坪在《行香子·枝寄鹪鹩》里说:“红消菡萏,绿冷芭蕉。问谁来、同醉松醪。”这里的“红消菡萏,绿冷芭蕉”表现的是园林植物的色彩和谐,更表示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意境,红可以“消”,绿可以“冷”, 在“消”和“冷”的寂寥同感里,色彩因为主观审美而变得和谐了。

然而现在,全世界通行的配色方法是西方的,色环、色相、饱和度、明度是西方的概念,互补色、对 比色、中差色、邻近色等诸如此类的西式配色方法影响了世界,也影响了我们,“那么中国传统色的配色方法,到底存在不存在?能不能成为体系?”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郭浩说,中国传统色的体系复建,求的不但是一时的热闹,他希望被大家代代相传。运用有方后,可以改变人的审美陋习和偏见,由建筑、商品影响到中国人的气质和心灵。

采访的最后,他直言表示,对于中国传统配色体系,自己其实还在探索,“但是我清楚地知道,我在古代建筑、服饰、绘画上所看到的美好色彩,源自我们中国人对世界的理解和热爱,千百年相传,这些颜色带着文化的信息,也带着审美的意趣,值得我们去挖掘和传承。。”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孙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