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甘肃文旅 >

新民艺评丨《敦煌守望四十天》:走进中国美学的一种可能

日期:2022-10-31 05:10 来源:新民晚报 字体:

尽管读过一些与敦煌相关的书,但仍然无感。对于一般读者而言,敦煌是这样一种存在——它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浓郁的历史痕迹、清晰的人类文明的线索,却不那么容易进入,并与之产生亲近——甚至还会在心底追问一句,它与我有何关系?就我个人而言,对敦煌的冷感,主要是缺乏一种进入敦煌的方式,佛教不懂,壁画不懂,最后只是觉得高级,不可理喻的高级。

直到几年前,在首都图书馆看过一个展。展品是敦煌抄经,那些密密麻麻的皇皇经卷,那些排列有序的蝇头小字,要耗费多长时间,多少精力!盯着那些发黄的纸张、残缺的字迹,我竟有些恍神,仿若穿越到这座西北小城。看完展,心情很久无法平静,对未曾谋面的敦煌从内心开始亲近,但仍苦恼于无法进入。

读完蒋理这本《敦煌守望四十天》,终觉拥有了一种走进敦煌的路径:这本书既非专家学者的皇皇巨著,亦非一般游记的泛泛之言,它将知识、现实、探访、游记等诸多因素融为一体,为人们了解敦煌提供了另一种可能——不必正襟危坐,不必深入佛理,而只需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感受去丈量去理解去认识这个地方。书中的蒋理,既是一名优秀的导游,告诉我们很多此前从未了解的细节,又是一名快乐的探险者,向我们输送源源不断的惊喜。甚至,他还有点像福尔摩斯,拉着我们一起进入迷案,探寻谜底:身处西北的敦煌和江南之间有什么关联?17窟藏经洞中的五万件文物是谁放进去的?290窟中为何有一幅辣眼的《出恭图》?有些问题可以得到完美的回答,有些问题可能永远没有答案,但这都不妨碍我们对此产生兴趣,并产生进一步追究的冲动。

《敦煌守望四十天》可以作为敦煌入门书,对敦煌做一大体之了解。作者选取了多个代表性洞窟进行细致精详的讲述,其中既有精彩的细节描摹,又有个人的心得体会,且不局限于敦煌,勾连历史与现实,宗教与世俗,前世与今生,还夹有发生在这四十天里的种种趣事,读之心旷神怡。

作者蒋理是前媒体人,在苏州古镇上开了一家文化空间和民宿。2021年5月,蒋理成为第三期“敦煌文化守望者”,和来自全世界的九位志愿者一起,在敦煌生活学习了四十天。此一段宝贵经历,让蒋理有了普通游客无可比拟的优势,以工作人员的身份体验敦煌之美,还原与敦煌近距离接触的种种细节。因为做过记者,他的观察更为细致敏锐;因为是摄影师,他用镜头记录下诸多叫人印象深刻的瞬间——图片提供的震撼之美,实为本书中另一个特点。

有蒋理引领,再读敦煌时,突然感觉那些壁画不再神秘,不再不可触摸,而是真真实实的审美对象,令我陷入愉悦,无法自拔。合上这本书,我暗暗下了个决心,此生终究要去一次敦煌,到那个小城去走一走,到壁画前认真端详,我想知道,当初丝绸之路上经过这个小城的商人经历过怎样的心路,唐三藏走到此地受到怎样的触动,张大千又从壁画中获得了怎样的神启?

我们的生命,需要与美产生关联。

作为中国人,敦煌是我们与美产生关联的最佳途径之一。(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