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甘肃文旅 >

文明栖落党河水岸

日期:2022-10-27 05:10 来源:酒泉日报 字体:

莫高里工匠村


敦煌曲子戏

肃北雪山蒙古族服饰


工作中的杜永卫


党河世代奔腾,生生不息,滋养着肃北、阿克塞、敦煌,哺育了沿河一路生灵,繁荣了两岸一路文明。
  文明因水而兴,水因文明而活。文明栖落党河水岸,让这条自南而北的生命之河,愈发充满传奇与神秘、丰饶与魅力。

长调、呼麦:流淌在马背民族血液里的音乐
  蒙古族长调蒙古语称“乌日图都”,即长歌;呼麦则是游牧民族放牧时模仿动物、河流回响时发出的声音。据考证,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长调与呼麦都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果说长调和呼麦是属于草原和党河的歌,那么马头琴就是最适合长调和呼麦的乐器。
  肃北雪山蒙古族长调传承人桑吉拉响了一曲《万马奔腾》。曲声中,夕阳下的驼队、草原上的牛羊和蒙古包升起的袅袅炊烟构成了一幅美丽画卷。
  桑吉演奏马头琴十几年,创建了全省唯一的马头琴乐团,组织成立了肃北县马头琴与呼麦协会。“我的目的就是推广普及马头琴,弘扬非遗文化。”桑吉说。
  在另一位肃北雪山蒙古族长调传承人诺尔吉玛的记忆中,拉马头琴、唱长调是家人游牧时唯一打发时间的事。放牧时唱得悠远嘹亮,喂小羊时又低沉舒缓。
  有草原、党河和牧人,就会有长调、呼麦和马头琴。“长调、呼麦是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音乐,是一种心灵对心灵的倾诉。”肃北县乌兰牧骑演员、马头琴与呼麦协会会长青布勒格说,我们在党河里游泳、洗衣服,把对党河的敬仰体现在生活的细节里。青布勒格时常在党河边拉马头琴、唱呼麦,祈祷牛羊健壮、草场丰茂。
  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重要指示指引下,肃北县传承繁荣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事业,长调、呼麦、传统蒙医、那达慕节庆活动、服饰刺绣设计工艺等9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纳入保护范围,已公布非遗项目99项、代表性传承人162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被纳入肃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党河情》:党河与敦煌戏曲的完美嫁接
  党河在草原蜿蜒,流出了牧民的天籁——呼麦、长调与冬不拉弹唱,而以敦煌古老艺术形式曲子戏为代表的《党河情》,流进了敦煌人的精神田园。
  “现在爱听戏的年轻人不多了,但《党河情》让本来‘闻戏色变’的年轻人听得感动。”敦煌艺术团原团长张钟声介绍,《党河情》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敦煌农民丁旺泉一家两代人为解决农田干旱问题,带领村民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举全县之力改造党河、修建党河水库的故事。
  “看到全新改编的《党河情》演出大获成功,我相信敦煌曲子戏将会走出敦煌,成为外界了解敦煌、认识敦煌的又一文化名片。”敦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主任马宝良说。
  “我现在就爱唱曲子戏。像我这种没啥文化,又想表达对党河感激和对敦煌热爱的人,唱一曲《党河情》心情就敞亮了。”敦煌曲子戏爱好者、肃州镇陈家桥村村民闫光福发起并组建了敦煌曲子戏自乐班,利用农闲学唱、传唱敦煌曲子戏。
  起源于民间的敦煌曲子戏,于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这些曲子戏自乐班每年在敦煌的旅游景点、宾馆饭店为中外游客演唱约80场次。敦煌曲子戏已成为传播敦煌文化、宣传敦煌艺术新的媒介。

党河藏着敦煌艺术千年不朽的秘密
  在敦煌,一捧沙、一块石头就是一段故事,一滴水都藏着一个文明的秘密。
  记者见到九色鹿艺术基地创始人侯杨红时,她正在认真临摹一幅献花飞天图。
  出生于山西书香世家的侯杨红看上去温婉灵秀,她3岁时就跟着祖父学画画。大学毕业后,她作为全校仅有的7名西部志愿者之一,告别家乡来到大漠敦煌。
  刚来时,侯杨红住在一个土坯房,一边画画一边带学生。敦煌市出台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后,侯杨红便在敦煌创业孵化基地创办了九色鹿艺术工作室。
  现在,侯杨红每年要接待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研学班和艺术考察团。
  “十年来,敦煌的文化氛围越来越好。‘一带一路’倡议和成功举办的多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让敦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侯杨红说。
  刚来时,侯杨红经常带着她的学生沿着党河捡拾色彩斑斓的石头,用这些石头做成颜料。“以前我们只研究敦煌壁画的技法,但近些年专家学者开始探究壁画千年不褪色的原因。”侯杨红说,这些石头颜料的色泽更温润、纯正、持久。
  公元366年,敦煌的第一个洞窟诞生、第一幅壁画出现,一种没有烟火气的明艳与绚烂让敦煌的历史坐标开始变得醒目。
  时光让敦煌壁画这个“妙龄少女”变得沧桑,脸上增添了岁月的褶皱,但透过千年岁月,那些美轮美奂的线条和明艳斑斓的色彩,仍能散发出穿越时空的光芒,投射出鲜活如初的生命力。
  敦煌壁画和彩塑缘何千年不朽?答案就藏在哗哗流淌的党河水和沉睡于水岸的彩色石头中。
  “党河流经沙山,经过千年冲击沉淀形成了一种粒度很细、杂质极少的沉积土——澄板土。澄板土掺上一定比例的沙子、棉花等胶和后,均匀涂抹在石窟内壁上,形成了壁画的基层,再用青金石、氧化铜、朱砂等作为颜料绘制出敦煌壁画。”侯杨红说,每当看到壁画时,她就会和古代画师产生一种时空交错的幻觉。
  “让敦煌壁画和彩塑在千年后原汁原味地重现,还有比这更酷的事吗?”侯杨红说。
  现在,每到外地讲学,侯杨红都会带一点敦煌的澄板土和党河水。侯杨红说,离开这两样谈敦煌文化艺术是没有灵魂的。

杜永卫和他的工匠村
  党河给敦煌带来了灵气与文脉。
  行走在敦煌的街巷之间,像是走过一条古老的河床,随处可见的美术馆、博物馆、研学坊、工匠村就是遗落在河床上的一粒粒珍珠。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小小的敦煌城,一间间古朴素雅的勾栏瓦舍,藏了多少丹青手、歌咏者、艺术家?
  “一座老工坊画骨雕魂岂止传薪承钵,几出曲子戏说古演今无非劝世为善。”在莫高里工匠村门口,朱笔题写的一副对联,引起大家的兴趣。
  莫高里工匠村创始人杜永卫正带着一群小学生描摹壁画、制作彩塑。杜永卫介绍他的艺术梦想时,党河奔腾,墙壁生花,神佛的故事一一展开,孩子们在一盏盏煤油灯下用心聆听、感受敦煌文化的神奇与魅力。
  “我们来这里研学,用党河水和澄板土创作原汁原味的敦煌艺术,这种体验很棒。”来自江苏的吴女士说。
  据杜永卫介绍,莫高里工匠村由几间旧校舍改造而成。移步换景中,研学馆、非遗坊、古代匠师纪念馆及百年敦煌老照片让人沉醉其间。
  如今,阳关、玉门关早已没有了昔日的狼烟,代之而起的是逐渐火热的“两关”胜迹研学游产品。
  近年来,敦煌市开展了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活动,有力助推敦煌曲子戏、煌彩壁画、彩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至2021年底,我国共有56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玉门关和悬泉置名列其中。68项酒泉市级、123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保有量让敦煌位居全省前列。同时,敦煌大力推动文化研学探寻之旅,2021年,敦煌市共计接待游客1024.29万人次,同比增长55.56%;旅游收入达103.62亿元,同比增长29.05%。
  党河沿岸栖落的文化遗产和人类文明,正成为一道福祉,反哺着党河,也照亮了沿岸人民的精神家园。

□酒泉融媒记者 朱亚龙 范昊帆
    陈 柳 李世涛 钱 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