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甘肃文旅 >

重走中国西北角|醉心皮影 薪火相传——环县道情皮影“守艺人”张治文

日期:2022-09-19 10:09 来源:中国甘肃网 字体:

 “方寸白布做舞台,尺长皮影是演员。一口述说千古事,双手能舞百万兵。”是对古老唱腔、灵动影人最生动形象的赞美。在甘肃省庆阳市环县,有一种地方小戏——道情皮影,以其悦耳动听的道情音乐、方言浓重的唱腔以及皮影艺人灵活高超的技艺广泛流传于民间。环县道情皮影在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被称为“东方魔术般的艺术”。

  在环州故城道情皮影馆内,80后的环县皮影雕刻技艺传承人张治文心无旁骛,伏于桌案,左手转动牛皮,右手执刀雕刻,一块牛皮经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等多道复杂工序,在张治文的手中变成一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影人。

  初识张老师就在道情皮影馆内,加上张老师微信,他的“皮影娃娃”头像和“醉影”的微信名很快引起了我的注意。张老师告诉我,“‘醉影’的意思就是酷爱皮影,如痴如醉。”

环州故城环县道情皮影馆内景 杨笑/摄

  痴迷与坚守——命中注定的“皮影匠”

  过去,皮影戏在环县十分流行,每逢农闲时节或乡间集会时,随着夜幕降临,总会上演这种原生态的民间艺术。而张治文的家乡——环县车道乡樱桃掌村,看皮影戏是当时村里最主要的文化娱乐活动。

  张治文从小就是皮影迷。只要有人来村里演,他场场必到,甚至跑到几里地以外的庙会上看戏。别人看的是热闹,他品的却是皮影戏中的人生百态。张治文说,“我从小到大就爱看皮影戏,每部戏我都是认认真真看完的,在我七八岁的时候,所有皮影戏的剧情我都能看懂并且能烂熟于心。”边看边学,张治文积累了一些皮影戏的基础。

  上学时,张治文利用课余时间一直尝试着自己去雕刻“皮影”,那时候他并没有接触过牛皮,会用一些硬纸壳、卡纸做影人。在2004年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家乡成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从此站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但他对皮影的热爱只增不减,皮影越来越成为张治文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工作后,痴迷皮影的张治文用自己人生中的第一笔工资买了一对真正的皮影——杨宗保和穆桂英。他爱不释手,将影人连结点拆开、模仿、雕刻,不断地去尝试皮影雕刻,因为没人指导,他走了很多的弯路。

  “以前在车道中学任教,每当夜深人静,拿起笔批改学生作业的时候,放一段儿皮影戏,我立马能精神起来,有时候还会跟着唱几句!”张治文调侃道。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治文结识了皮影雕刻艺人杨登义老师,“杨老师对我痴迷皮影的态度很意外也很感动,他耐心地跟我讲述了牛皮雕刻皮影的流程和技法,并送给我一份牛皮和一些简单的雕刻工具,回家之后我就练习雕刻,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带着刻好的皮影去向杨老师求教。”工作之余,他反复摸索皮影雕刻,不断地走访求教环县以及其他地方的皮影传承艺人,学习雕刻技法,收集一些老皮影。

  功夫不负有心人。日复一日地练习,张治文的皮影雕刻技术日益精进,渐渐地在皮影雕刻方面也做出了一些成绩。2011年不仅给环县剧团雕刻了100余件作品,还参加了很多的比赛、展会;2015年,他的作品《马到成功》《孝道》等被收录到《中国当代民间工艺名家名作选粹》一书中,并且在2018年应邀赴俄罗斯圣彼得堡参加涅瓦文化节,交流皮影雕刻技艺,向世界展示环县皮影的独特魅力。

张治文做皮影  图为受访者本人提供

  2016年,张治文调到环县文化馆工作,对他而言,这离梦想的实现又近了一大步。在文化馆工作时,张治文专职负责皮影研究与雕刻工作,同时还在公益培训班担任培训指导工作,也因此与一些从事道情皮影的艺人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

  “刻皮影多久就能赚钱?”“如果你将刻皮影看作是赚钱的工具,那你就永远也不要学了。”在别人看来,刻皮影学起来难度很大,枯燥无味又没有收入,学这些没什么用。但在张治文眼里,专心雕刻皮影,传播环县非遗文化就是一件特别有成就感的事。

  保护与传承——独具匠心的“守艺人”

  近年来,张治文除了专职研究皮影雕刻,同时还在整理道情皮影的经典剧本。

  近百年来,环县道情皮影作为一种口传艺术,多数为师徒之间口耳相授,缺乏正规的剧本,随着时代的变迁,老艺人逐渐逝去,不少皮影戏的剧本、文字资料也都随着时间的消逝被历史淡忘了。

保存百年以上的老剧本《二度梅》  杨笑/摄

  张治文调到环县文化馆工作后就开始研究老剧本,从小爱听皮影戏,对戏中的人物特征、故事情节,他都了如指掌。“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对古汉语有一点基础。2016年,我在研读过去老剧本的时候,发现这些剧本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会出现错别字、错的词句以及用错的典故等等。”

  为什么过去的老剧本会出现这些错误呢?张治文解释到,过去艺人们在传抄的过程中会将千篇一律的内容用省略号代替,造成剧本内容的缺失,或者会用简单字代替复杂字、同音字之间相互替换,这样以来,剧本就会存在很多问题。

张治文正在向记者介绍剧本中的内容 杨笑/摄

  “修改剧本需要一定的基础。”张治文说,“例如像《九连珠》里的一句话:我定要差傧人前去作法,这里的‘作法’应该换做‘作伐’,意为做媒,因此剧本中的每一个字词都需要斟酌之后再去修改,不然句子的意思也就变了。”环县目前现存的道情剧本有100多本,其中最经典的至少有50多本,张治文打算花10年的时间校正、整理完这些经典剧目。

  “修改剧本不是‘闭门造车’,需要放低姿态不断地求教老艺人。”一部剧本,张治文需要研读不下十遍。“我将老剧本用电脑排版成横排,再改成竖排,一遍一遍地去看、去修改,不懂的地方再去求教老艺人,修订错误、补齐缺失的内容,一年能校正两本非常不容易。”张治文翻看着自己写的密密麻麻的手稿感慨道。2020年,张治文出资邀请县上的戏班子录了一部长达四小时的戏——《九连珠》,并且配上了完整的字幕、解说,是一部较为完整的影像资料。

张治文修改剧本的手稿之一  杨笑/摄

  在张治文手里展开的是一部《黄州降妖》,竖排的毛笔字工工整整地将唱词和念白誊抄在宣纸上,再装订成册。“这些经典的剧本都是我自己整理出来的,有的是老艺人送给我的,一位朋友亲笔帮我抄写的。”张治文说。在“新式”剧本中,字里行间添加了很多小字批注,“唱”“念”“做白”“切”等红色字都是艺人们在转换唱法时提醒自己的标记。同时,他还在新剧本里加入每部戏的故事情节、人物介绍,让后人一目了然,更多地了解每部戏背后的故事。

张治文整理的新剧本《黄州降妖》节选  杨笑/摄

  老剧本充分体现了乡土文化的历史积淀,与当地的岁时节令、民间信仰等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大多由群众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改编而来,“过去的剧目完整地演绎下来,一般都需要4个小时以上,题材多为惩恶扬善、孝悌忠义、礼义

  廉耻等,目的是为了教育、警醒世人。”在张治文眼里,尽管时代在变迁,但这些老剧本任何时候都是传统曲艺文化的瑰宝,他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世世相传。

张治文现存的部分剧本   杨笑/摄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多元化的发展,环县道情皮影因其原生态的地方民间艺术表现形式的特征反而渐渐成了道情皮影发展路上的阻碍。如何在传统艺术文化和迎合市场需求之间达到一个平衡点?为此,张治文以细腻铸匠心,不断地融入时代特色,在皮影摆件、造型设计等方面进行“活”态传承、大胆创新,设计雕刻了一系列具有现代气息的小猪佩奇、霸王龙、三“羊”开泰等皮影艺术作品。2022年冬奥会,张治文用皮影制作了一个憨态可掬、具有环县文化特色的吉祥物“冰墩墩”,让古老皮影融合当代潮流元素,赋予皮影新的表现形式。

张治文刻的皮影版“冰墩墩”  图片来源:环县融媒

  醉心皮影,薪火相传。张治文走出教坛,以牛皮为纸,以刻刀为笔,一件件栩栩如生的皮影艺术精品,在张治文“笔”下尽显世间百态。在传承与保护中,张治文依旧初心不改、步履不停,游走在他的皮影人生里,推动着环县道情皮影的创新性发展,让这门古老的民俗文化艺术再次绽放光彩。

  (作者杨笑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梁昱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指导老师王晓红、张硕勋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