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甘肃文旅 >

牛角微雕展现《清明上河图》

日期:2022-05-22 10:05 来源:兰州日报 字体:

d086c588-63a4-4d6a-9182-b33a6644d93d.jpg

刘金禄老师和他的作品

d4379b98-5182-41f3-a9bc-8e136217483e.jpg

《清明上河图》局部

为期两天的2022年甘肃美术行业评审认定工作评审会已落下帷幕,参展的每一件作品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是刘金禄老师的牛角立体微雕《清明上河图》。

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强烈震撼。说起这件作品,有人说刘金禄是丝绸之路上的悲情微雕艺人。我的理解,这样的定位是指一种精神气质,是对作者“一生择一事,一事终一生”的最好诠释。一件旷世艺术作品创作周期长达23年方才问世,没有定力和恒心是绝对做不到。“悲情”二字里隐含着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彰显着开拓创新,勇立潮头;体现着甘于孤寂,勇攀高峰;充分见证了作者的人生奋斗之经历:所有的付出和努力,终究会得到社会的认可。

展会现场能感受到这件作品的强大气场。大厅的左侧,是一个长8米、宽1.6米、高0.5米大型展示台。第一感觉像极了浓缩版的楼宇展示沙盘。观众热议《清明上河图》赞美之辞,不时灌入耳中,这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围了上去,立刻被眼前的场景吸引。

刘老师就站在展台前。聊起他的艺术之路、创作艰辛以及作品完成的喜悦,一个纯粹的艺术达人,便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刘金禄老师,1953年生,甘肃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祖籍天津,就职于武威市歌舞团,任舞台美术道具师。

有资料显示,作者继承了曾祖父的雕刻手艺,其父亲刘凤岐是武威工业和电影创始人,父亲对他影响很大,子承父业,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审美观和自己的构思创新,对传统工艺进行改良,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听是从武威来兰州参展的,我特别好奇。这个体积庞大的作品是怎么运过来?刘老师告诉我,可以分段。说着他演示起来,拉开其中一段,1米见长,共8段。太聪明了,制作当初,就已经设计好搬运的“机关。”

“怎么装?”看到我疑惑的眼神,他指着旁边的几个舞台道具箱,轻松地告诉我,就是用它们来运输的。我特别敬佩他,打包、装车、雇车,一路伴随自己宝贝,小心翼翼地运到兰州,安放稳妥,便一刻不离在展厅守了整整两天,给兰州人带来一场视觉艺术盛宴。

再现名作《清明上河图》艺术作品,可谓形式多样,层出不穷,人们熟知的绘画、浮雕、剪纸、十字绣等艺术手法,都有较好的表现。如何立体展示?刘老师有自己的想法。用料的选择,就是一个大胆思路。就地取材,用当地白牦牛的牛角。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想一想,工程量大,工作难度大,程序繁杂,绝对不是一般的艺术之作。做,还是不做?下决心定夺时,的确需要很大的勇气。开弓没有回头箭,当拍板动工的那一刻,便注定将是一个漫长而熬人的过程。

作品以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为蓝图进行再创作,纯手工制作,倾注全力,打造一部立体微雕《清明上河图》惊人大作。

首先对《清明上河图》整体研究,弄清自然历史、风土人情、生活习俗、人物特点、建筑特色。图中包含了极其丰富的信息量,每一个细节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态、人文气质、生存状态。用波澜壮阔来形容它文化历史内涵,最为贴切。

立体展示,用放大了生活画面逐一表现,对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人物的服饰、纹理,那个时代生活习惯、建筑的规格造型,人与物、人与自然、人物动态模式、车马的动态感、整体比例关系,要保证协调,不能有穿越感,更不能有违和感。

刚开始牛角取材还比较容易,他与一位当地的老牧人相约,将牛角攒下,过一段时间收集,以保证创作之需。创作后期,成本大幅度上升,坦言有些吃不消。

牛角的处理,刘老师有自己的一套。先要在太阳下暴晒,将肉质的成分生虫后干化,才能雕刻。究竟用了多少牛角?刘老师的回答令我大吃一惊,好几车。

比如一个小船,要用好几对牛角。一般6年以上的牛,才能长出有厚度的牛角,雕刻人物,或动物,材料利用率较好,但是做房屋时,用平面材料多,两面打磨,耗材量大。

对艺术的要求达到苛刻的地步。所有作品必须与牛有关,例如船上纤绳,用牛尾巴手工搓成,作品里那么多的绳子,一根一根搓出来,手都搓出脓泡。刘老师边说边让我看他的双手,布满了双茧。完全可以用替代品的绳子,刘老师与自己较上了劲,花费了不少功夫。

巨作分为三部分,汴京郊野的春光、繁忙的汴河码头、热闹的市区街道。近百株树木是用雕刻时落下的碎牛角粉加胶塑成,柳树枝也是用牛的鬃毛染制而成。

虹桥是整部作品最精彩、技术含量最高的部分。仅虹桥是人物多有一百多,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状若飞虹,桥上行人驻足观摩,桥下大船逆水而上。

雕刻艺术之精美令人拍案叫绝。此处无声胜有声。瞧,有一只大船正待过桥。刘老师给我讲解:“船夫们有的用竹竿撑着,有的用长竿钩住桥梁的,有用麻绳挽住船的,还有几个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从虹桥下通过。邻船的人在指指点点地大声吆喝着什么,桥上的人,也伸头探脑为过船紧张地捏一把汗。”

这是名闻遐迩的虹桥码头区,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一个水陆交通的会合点,被高超雕刻技艺描绘地绘声绘色。娴熟于古代造桥工艺,“采用无支架技巧,没有榫头,不用钉子,没有胶水粘合,重现了北宋精湛的造桥技术,气势宏大壮观。”

有一组数据:微雕作品中,人物728位、车26辆、船只29艘、房屋152栋、草棚14间、亭子1个、轿子3顶、老牛31头、小马30匹、毛驴38头、骡子6头、骆驼6只。

“动物全身的各个部分都雕刻得当,每块肌肉显示出力量,较好地表现出人体和健美协调。29艘船有客船、货船、游船、漕船,船体包括桅、篷、舵、橹、锚、帆、设备一应俱全。船工的操作形态,通过船舶行驶、靠泊、拉纤等场面刻画出来。注重细节,这在船舶之结构、外板之排列、成排之钉眼都清晰可见。”

刘老师说,北宋人们的服饰是上襦下裙。上襦多为大襟臂,裙子上的纹饰多样。要从雕刻样式上很容易分辨其中的商贾、士绅、官吏、小贩、僧人等。人物的服饰装扮各不相同,衣物件件有特征,700多人物,男女老少体态各异,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艺术作品要经得起时光的打磨,一定要遵从于历史的检验。152栋建筑,遵循北宋编撰中国史第一部建筑规范《营造法则》、在门窗的雕刻上,取代了唐以前的板门和直棂窗选用格册,全部采用榫卯结构,精巧绝伦。”

太专业了,听刘老师娓娓道来,才知道里面藏了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灯光秀,是微雕作品里又一个特色。每一个建筑群里,红灯高挂,增添了喜庆祥和气氛。船舶里或灯光通亮,或桅杆上灯笼高悬。牛角作品在灯光的映射之下,如玉剔透,妙不可言。

将繁杂的景物一一归置妥当,既整体统一又富于变化,所体现的人物 、车马、船舶等精巧灵动,时代感强,生活气息浓郁。作品问世以来,国内多家媒体相继报道。

武威南镇一间斗室里,刘老师每天的工作场景都是与牛角、刻刀、锤子打交道。他的世界很小,小到只有一个人,一盏孤灯,一个工作平台,一间24平方米大的工作间。然而他的世界却很大,大到随时可以沉寂到历史的星空中,眼前大大小小堆积如山的作品,穿越时空,来到他的身旁,与他一次又一次地无言对话。是他给了这些雕刻作品新的生命,让它们在时间坐标轴上得以穿越,得以展示。孤灯挑战,时间在他的指头缝里慢慢流淌。一旦投入,便进入忘我的状态,顾不上吃喝,经常半夜收工。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之乡,那种精神的满足和乐趣,无以言表。斗室成了他的精神栖息地。

创作初期在六楼家中的阴台上干,地方狭窄挺憋屈。后来由爱人周老师殚精竭虑,在武南给腾出四楼的一间斗室,才得以施展开来。

饱含岁月之痕的微雕艺术作品,从材质肌理,艺术手法上做出多种尝试。他的作品被不同人群欣赏之余,也在漫长岁月中辗转流传,不断添加记忆,从而有了生命般的温度和厚重感。

美的孕育离不开历史的涵养,高质量的艺术表现形式也离不开中华文明厚重的文化底蕴,离不开艺术家的参与、发现和传承。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家不仅仅是优秀文化的参与者、受益者,还是宣传者、推动者。

雕刻家的锤声,在古老的凉州上空,连续不断敲打了二十多年,送走了一个个无眠之夜,迎来了无数个黎明,两鬓染霜,岁月留痕,也取得累累硕果。

刘老师在舞台影视剧制作方面,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果。话剧《凉州会盟》中设计制作了各民族道具300多件。在多部电视剧担任道具设计,获得道具设计大奖,独创模型《帆船》,参加建党70周年原武威地区民间工艺美术展,荣获一等奖。

微雕《清明上河图》赋予了刘老师新的使命和身份认同。漫长的艺术创作也让他成了建筑学行家里手,船舶学的基础达人,并在民俗学、服饰学、古代车马造型、环境学等方面沉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精美的艺术作品带领人们穿越古今,在以物记事、以事叙史、以史启思中,领略沧海桑田之巨变,探寻充满智慧的民间技艺,思考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体悟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脚步,感受文化繁荣、社会发展的时代缩影。

一盘丰盛的文化盛宴,一位执着雕刻的艺术达人,一次难忘的交流对话,一场生动的文化知识普及。这是刘金禄老师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杨玉珍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