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资讯 > 甘肃文旅 >

平凉故事 文明之旅|轩辕黄帝问道崆峒山

日期:2022-03-16 09:03 来源:平凉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字体:

距今大约5000年前后,人文始祖黄帝出生在轩辕之丘(据传是今甘肃省清水县),他所在的部落被称为“有熊氏”。黄帝20多岁就被推举为部落首领,有熊氏在黄帝的带领下迅速发展起来。他们顺渭水向东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强大,和西北部的炎帝部落以及东南部的蚩尤部落,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黄帝即天子位十九年后,看到自己的部落生产力仍然落后,人们并不是每顿饭都能吃饱,住的是山洞,有些甚至是用树枝搭的窝棚,下雨经常被淋湿,天气冷了也不保暖,生活得并不是很好,而且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存条件非常艰苦。为了让生产力提升发展起来,让部落族人生活得更好,他觉得自己要寻找到治理国家的好办法。于是,黄帝四处拜访品德高尚有才能的人士,广成子进入了黄帝的视野。 

泾水上游的崆峒山周围住着大小十多个氏族部落,这一带的人们后来被称为崆峒族。黄帝听说崆峒千里土地肥沃,农业生产非常发达,民众安居乐业,居住在崆峒山的广成子便是闻名天下的得道高人,他决定前去拜访。 

黄帝坐在大象背上,元妃嫘祖和随从坐在牛车上,后面跟着一班文臣武将,一路风尘仆仆,浩浩荡荡的沿泾河逆流而上。到了崆峒山下,只见崆峒山崴峨葱茏,云遮雾绕,层峦叠嶂、奇峰危岩。黄帝在山下站了很久,不见山上有任何动静。为了显示自己的诚意,让随从们焚起香草,在青烟袅袅中,群臣们拿起牛尾唱歌,还跳起舞来。一时间,歌声响彻山谷。 

广成子正和仙友赤松子悠闲的对弈围棋,听到玄鹤童子来报,知道是黄帝来了,就骑上仙鹤悠然出山,五彩仙禽在周围翩翩起舞,发出悦耳的鸣叫声。 

黄帝看到广成子在云端出现,说道:“我听闻您是世间最有智慧的人,特地来向您寻求怎样获取天地间的灵气,用来帮助五谷生长。怎样才能主宰阴阳,实现安邦定国,让我的治理井然有序,请仙人教我。” 

广成子说:“你所问的,是万物的根本。你的所谓治理,都是人为的道,你所说的造福百姓,不过是处于权谋和伪善,和天道无关。你治理天下,就像云聚不到一块就指望下雨,地上草木等不到枯黄就盼它飘落凋零,你有什么资格谈论大道呢。”说罢驾鹤离去。 

黄帝吃了闭门羹,满脸羞愧的回去了。下山之后,他做出了匪夷所思的举动,暂时放弃了部落首领的权力,长时间苦思冥想,沐浴斋戒,他想知道真道的奥秘究竟是什么,他愿意为此而改变自己。 

经过三个月的静修生活,黄帝决定再次去拜访广成子。这次,他只带了几个随从,到了山下,以十分虔诚卑恭的心情,独自登上崆峒山。山路陡峭,黄帝的鞋底磨穿了,脚掌磨破了,没办法走了,他就用膝盖代替,慢慢向山上挪动。砂石把他的膝盖也磨破了,血流不止;荆棘划破了他的衣服,他也毫不在意。 

  快到山顶时,黄帝看到林木繁茂,祥云缭绕,仙鹤飞舞,好像仙境一样。远远看到一个山洞,他想,这莫非就是仙师居住的混元洞?洞口一位仙风道骨的老人正在安静打坐,旁边的玄鹤静静地站立着,不远处有一块古朴的青石棋盘,旁边是一棵伞形的古松。 

黄帝这次不敢再问天下大事,而是叩头后小心问道:“我听说您已经知道天下的大道理,特来向您请教治身如何得以长久?”广成子见黄帝态度诚恳,便说:“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心,无摇汝精,存神定气,乃可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将守形,形乃长生······”黄帝听罢,如醍醐灌顶。 

广成子又说:“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常衰。”黄帝望着这位一千两百岁的长者,鹤发童颜,毫无衰老之相,顿有所悟:作为天子,欲治国,先治身,治国与治身虽大小不同,但其理一也!都要燮理阴阳、形神相守,身才能长生不老,国才能长治久安。 

黄帝觉得茅塞顿开,拜谢广成子之后,回到自己的领地,他经常细细回味广成子的教诲,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提高自身修养,以仁爱治理天下。选择品德高尚有本事的人,来帮他治理国家。后来,炎帝和蚩尤之间发生战争,炎帝被蚩尤打败了,向黄帝求援,黄帝出兵增援炎帝,炎黄二帝合力击败蚩尤,统一了天下。 

在许多能臣巧匠的帮助下,他的部落学会了建造宫室、舟船,发明改进了弓箭、农具。嫘祖教人们养蚕缫丝,纺纱织布。黄帝还根据自己的经验,写出了一部《内经》,为民众祛除病痛;教导百姓播种黍、稷、菽、麦、稻等五谷,并推行田亩制度。黄帝推算制定了历法,以十天干十二地支相配,演化为六十甲子,用来记时;创造了天文、书契等。 

此外,黄帝还建立完善了伏羲之后的国家制度,划野分疆,把全国分为九州,设立官职,让德才兼备的人来共同治理国家。他在位期间,国力强盛,政治安定,农业发展,生产力得到很大进步。 

黄帝问道广成子,终于明白了修身和治国的道理。从他自身开始,关注生命,顺应时节,敬畏自然,就植根在这个民族的心灵深处。而他所问的道,正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之术。正如南怀瑾所说,从八千年前的大地湾文化开始,崆峒地区一直在整个华夏文明圈中处于文化相对领先的位置,这里出土的大量上古文化遗存,以及从伏羲女娲开始的一系列上古神话便是证明。 

而黄帝崆峒问道广成子的传说,正折射了早期华夏民族向西北部落学习先进文化的历史事实。人文始祖黄帝,是道家思想的旗帜,问道崆峒,让黄帝第一次从广成子口中领略到道家对于人生、对于人和世界的思考,崆峒山因此被称为“道源圣地”。 

黄帝问道,奠定了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基本方向,为中华民族的前进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参考资料: 

1.[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 

2.[战国]《庄子·在宥篇》(2010年中华书局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