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甘肃文旅 >

甘肃省15个非遗项目晋升“国字号”

日期:2021-08-31 10:08 来源:每日甘肃网 字体:

  6月10日,国务院批准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85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0项)。我省的兰州牛肉面制作技艺、临潭万人扯绳赛、甘南锅庄舞等15个项目入选。

  甘州小调

  从“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这首传唱千年的民歌,到“正月里来是新年,纸糊的灯笼挂门前,风吹灯笼个嘟噜噜转,风调雨顺就太严啊年。”这首散发着泥土芬芳的“膏药匠词曲”的调子,流传在张掖一带的甘州小调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甘州小调是一门说唱艺术。其名目庞大,数目繁多,自成体系,既有对古代张掖地区音乐的继承,也有对民歌、时令小调等的广泛吸收,同时还将本土乐曲、外来乐曲相互融和,具有语言朴素、诙谐、幽默、滑稽、逗趣、易于上口等特点。甘州小调由曲牌和曲子组成,演唱时通常有乐队伴奏、多人演唱、一人弹唱等多种形式。目前,已挖掘、收集和整理的词谱多达200余首。

  两当号子

  两当号子自古拥有“陇南乐府”的称号。历史上自唐代以来从广东、广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和四川等地因战乱、避疫、逃荒到两当县南部山区的人们,其生活习俗保持了东南、西南多种少数民族的特色。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人们把两当地区山歌中的词和曲调与外来民歌进行了艺术嫁接,将多种唱腔融为一体,形成了广为流传、独具特色的两当号子。

  两当号子节奏自由、旋律舒展、风格粗犷、富于变化,演唱形式多样,曲调主要有羽、徽、商三种,曲体结构有一段体、两段体和三段体。目前,存有“花号子”和“排号子”两大类。“花号子”曲调高亢,音域宽广,没有唱词,只有“咦、哟、哎、咳、啊、嗬、呀”等虚词。“排号子”一般有唱词,其歌词大多是即兴编唱的,曲调比“花号子”要低一些,旋律幅度的跳跃变化较小。

  陇西云阳板

  已经有1600多年历史的陇西云阳板,深受农耕文化影响。“祈雨”是其最原始的表演目的。

  云阳板长约三尺,宽二寸五,四片为一副,内贯铜钱,装饰有精美图案,拍击脆响,是表演者手持的道具。其表演队由八人组成。舞者手持云阳板,双手各持两片下端,排成双行,两人一列,作对称式挥舞行进。

  早先云阳板的表演分大、中、小三组,由64人组成64卦的图形。表演过程中随旗幡的指引,队形不断变幻。现在,陇西云阳板在使用道具上只保留了中板,人数也由64人减至8人。表演内容上简化了八卦太极图复杂的布阵与变幻,只保留了行进式的表演方式。舞蹈动作则将武术动作与民族舞蹈动作相结合,形成了刚柔相济、矫健轻松的特色。

  龙头琴弹唱

  “是雪山给了我强壮的筋骨,是祖先给了我能歌善舞的才华,是草原给了我宽广无比的胸怀,是父母给了我优美动听的歌喉,是民族给了我取之不尽的乐章……”这便是龙头琴弹唱里的歌词。

  龙头琴弹唱发源于玛曲县,是我省特有的少数民族曲艺形式。龙头琴因演奏乐器的琴头被雕成龙首形状而得名,由艺人自弹自唱、即兴填词,是集唱、弹、舞于一体的综合性曲艺表演形式。龙头琴弹唱有单档、双档、多档,男女对唱、马背弹唱、组合弹唱、百人千人弹唱等多种表演形式。

  临潭万人扯绳赛

  “长绳一条,联小绳数十,千百人挽两头,分而牵扯之。其俗在西门外河滩,以大麻绳作二股,长数十丈,另将小绳连挂大绳之末,分上下两股,两钩齐挽,少壮咸牵首及力扯之。老幼旁观,鼓噪声可撼岳。”这即是《洮州厅志》所记载的临潭县万人扯绳赛的场景。

  万人扯绳赛是临潭县一项传统民俗体育活动,在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晚上举行。近年来,随着参加扯绳赛人数的不断增多,扯绳赛所用的扯绳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起初采用麻绳,绳头直径为20厘米有余,向后逐渐减小并分为两股,长达二三百米,两股之末又连小绳若干。但由于这种扯绳在扯动时容易断裂,麻绳便换成了在钢丝上缠绕麻绳的“油丝绳”。曾经万人扯绳赛集中体现了古代军队中独具特色的练兵形式,现在则成为展现民族团结和互助意识的一项大型竞技体育活动。

  西和麻纸

  西和麻纸,看似斑驳粗糙却又柔韧细滑,像一片片的秦砖汉瓦,又似一页页翻开的史书,凝聚着西和造纸人的智慧与勤勉。

  西和麻纸的制造流程体现了古代造纸的主要特征。据《天工开物》等书记载,古人造纸通过浸泡等方式去除原料中的果胶质、色素及半纤维素,再和以草木灰使木素发生降解。这套完整的科学生产工艺,使纸张脱离了丝絮自然挤压成片的粗糙状况,是中国古代造纸术的重大发现。西和麻纸的制作即以此套工艺为主,需要72道工序,制作过程十分复杂。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书法家和画家,爱上了在麻纸上创作。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西和麻纸的魅力。

  兰州牛肉面

  兰州人性格里的豪放和粗犷,总和清晨的第一碗牛肉面相碰撞。兰州牛肉面,具有牛肉烂软,萝卜白净,辣油红艳,香菜翠绿,面条柔韧、滑利爽口等特点。面条的种类较多,有大宽、二宽、韭叶、一窝丝、荞麦棱等,还有二细、三细、细、毛细等,食客可随爱好自行选择。

  兰州牛肉面最早始于清嘉庆年间。甘肃东乡族马六七从河南省怀庆府苏寨村(河南博爱县境内)国子监太学生陈维精处学习小车牛肉老汤面制作工艺后带到兰州,经陈氏后人陈和声、回族厨师马保子等人创新改良后,以“一清(汤)、二白(萝卜)、三绿(香菜蒜苗)、四红(辣子)、五黄(面条黄亮)”统一了兰州牛肉面的标准。在200多年的岁月里,兰州牛肉面以肉烂汤鲜、面质精细赢得了国内外食客的好评,被誉为“中华第一面”。

  甘南锅庄舞

  锅庄舞,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天上有多少颗星,‘果卓’就有多少调;山上有多少棵树,‘果卓’就有多少词;牦牛身上有多少毛,‘果卓’就有多少舞姿。”这是人们对锅庄舞的赞誉。

  锅庄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起源于西藏,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锅庄舞分为用于大型宗教祭祀活动的大锅庄舞、用于民间传统节日的中锅庄舞和用于亲朋聚会的小锅庄舞等几种形式。舞蹈时,男子和女子各站一边,拉手成圈,和着歌曲节拍沿圈甩手舞动。舞动过程中,男女反复对唱,无乐器伴奏,整个舞蹈由先慢后快的两段舞组成,基本动作有“悠颤跨腿”“趋步辗转”“跨腿踏步蹲”等,舞者手臂以撩、甩、晃为主变换舞姿,队形按顺时针行进,圆圈有大有小,偶尔变换“龙摆尾”图案。

  东山转灯会

  “正月里正、闹新春,夜幕下转灯热血沸腾,穿着喜庆的盛装,敲响欢乐的鼓,响了我们的梦想,迎来了明媚春,敲亮了致富的大道……”这是舟曲歌唱家姚文杰在《东山转灯》里演唱的描绘东山转灯会的场景。

  东山转灯的习俗最早可追溯至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据《新唐书·姚崇传》等史料记载,每逢转灯会,每家派出年轻的男丁,带着花灯参加本村的灯会。正月十四晚上各村灯队到邻近村转灯祈福。遇到寺庙,灯会会长们进寺祈福,东道主用大碗黄酒回敬来客。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到较远的友好村转灯联谊。十六晚上在本村游街串巷,并在场院表演。数百个五颜六色的花灯沿着羊肠小道形成长龙阵,鼓乐而行,游村转庙,散福祈祥。

  天祝唐卡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唐卡”一词中的“唐”和空间有关,意味着广袤无边,就像在一块布上勾勒出几百甚至上千尊佛,“卡”指的是填补画布上的空白。因为唐卡能完整地描绘出一座寺院,加之可随意移动,方便牧民们收藏,故被称作移动的庙宇。天祝县也是唐卡艺术传播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唐卡绘制过程十分复杂,包括绘前仪式、制作画布、构图起稿、着色染色、勾线定型、铺金描银、开眼、缝裱开光等一整套工艺程序。唐卡所用画布不但要用石头在正反面不同方向进行打磨,还需经过特制药水浸泡、晾干后再打底色等。所选绘画颜料均是用天然矿物质研磨成粉末调和而成。唐卡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

  民勤曲子戏

  民勤曲子戏是以民勤方言为主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民勤曲子戏的形成与我省境内其他地方曲子戏有所不同。据《中国戏曲志·甘肃卷》记载:“民勤曲子戏虽称曲子戏,与甘肃东部、南部以及敦煌一带流行的曲子戏,实非一脉。”

  经过600多年的传承演唱,民勤曲子戏形成了鲜明独特的艺术特征。其曲调丰富,唱腔优美动听,风格诙谐通俗,表演具有社火特色,善用扇子、手帕等小道具,故又称“地蹦子”。民勤曲子戏的唱腔由调、腔和小调三部分组成。“调”有甜、苦音之分,有二曲调、四曲调等八种。“腔”有硬、软音之分,有三腔、慢腔等十二种,俗称“八调十二腔”。唱腔属曲牌联腔体,曲调丰富,有100多种曲牌。角色演唱一般均用本嗓(即真嗓),独特之处是有些唱腔的结尾或中间部分采用“接声”(即帮腔)的处理方式,可达到特殊的演唱效果。

  岷县当归

  “中国当归甲天下,岷县当归甲中华。”岷县当归以种植面积最大、品质最优,畅销国内,驰名海外。中医用药讲究道地药材,所以处方常写“岷归”,而岷县古称“秦州”,所以中医处方又有“秦归”之名。

  岷县当归有1500多年的种植历史和1700多年的药用历史。当归,古人取“应当归来”之意。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古人娶妻为嗣续也。当归调血,为女人的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

  岷县当归育苗地选在海拔2300米至2800米的阴坡,地势为保水不积水的阴坡地、坑洼地、小盆地或阴凉湿润、肥沃的生荒地。当归栽培周期为三年,全部生长期为700余天。岷县当归加工工艺较为复杂,将挖出的当归,剔除病根,剥去残留叶柄,置通风室或屋檐下阴晾,待根部柔软后,按规格大小扎成小把进行加工。

  肃北祝赞词

  祝赞词是肃北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以口头形式流传下来的长诗型民间文学体裁。

  祝赞词是一种具有一定韵调、语言自然流畅、兴致所至一气呵成的自由诗。古老的祝赞词多为对天地山川、自然万物的赞颂,对渔猎畜牧生产的祈求祝福。祝赞词最早由萨满祭词演变而来,在特定的环境中,经特定的礼俗,由特定的人吟涌。

  祝赞词分为祝词、赞词,统称为祝赞词,也称赞颂词。祝赞词可根据其内容分为与牧民生产相关的祝词,与人生礼仪相关的祝词,与竞技娱乐相关的祝词。祝词大致由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组成。作为一种别具一格的民族文学形式,祝赞词所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广阔,越来越丰富。

  岷县宝卷

  宝卷是由唐代的变文、宋代瓦舍中僧人的说经发展而成的一种说唱文学形式。岷县宝卷种类繁多,蕴藏量丰富,种类有300多种。

  岷县宝卷有经头、宝卷、套盒三部分组成。经头是宣诵宝卷时展示的佛像,大都由多幅画像组成。宝卷内容多宣传抑恶扬善,既能兴教化、劝操守,又能营造热闹气氛,给人以心灵洗礼与感悟。农村群众普遍把它当成立言、立德、立身的标准,视为“家藏一宝卷,百事无禁忌”。

  在岷县,人们有时以合唱的形式念宝卷。演唱者不但可以按固定的程序与曲牌进行演唱,而且还可以将岷州花儿古老的腔调穿插其间,形成了多种小调与花儿的大合唱。宝卷说唱由领唱和搭声两部分组成,即由一位或两位经长交替领唱,其余在场的人都可配合搭声,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大合唱。

  临潭龙神赛会

  临潭县的龙神赛会,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明代,平西侯沐英、曹国公李文忠在洮州平乱时,将所带大部分江淮军士就地屯田、定居,形成洮州居民的主体。临潭县人民为了纪念这些明朝开国将领,遂将他们供奉为湫神,立庙祭祀,祈福招祥。再后来演变为每年端午节的龙神赛会。按照传统习俗,临潭龙神赛会分三天进行,涉及全县5个乡和11个镇。

  第一天“跑佛”,表示兵临城下,各路将帅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第二天“踩街”,表示将帅们集体出动视察城防和民情,安抚民众。第三天“上山”,表示拂晓时,闻报有敌情,众将帅到大石山登高视察,准备迎敌,敌人闻风而逃。归途中将士们怀着胜利的喜悦,欢欣鼓舞,于是出现了“扭佛爷”的热闹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