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甘肃文旅 >

全省非遗管理工作培训班第五讲——文化生态视阈下民间音乐文化生态圈的形成及保护价值

日期:2021-07-29 01:07 来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 字体:

  7月28日下午,全省非遗管理工作培训班第五讲在武威市开讲,甘肃省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甘肃省非遗保护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孔庆浩围绕“生态”一词,向培训班学员提供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孔庆浩教授从甘肃民族音乐的现状入手,结合甘肃省传统音乐文化的生态环境、民族区域传统音乐文化生态体系的生成因素、生态文明中文化生态体系构成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几个区域划分的启示、陇东南农耕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提出的意义、关于“流域、通道、走廊”的学说等六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文化生态保护体系的建设、现状、形成及发展等,对大家今后研究文化生态以及形成的生态圈和对传统音乐的传承保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孔庆浩教授谈到,文化生态体系是文化与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经济形势、语言环境、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构成的相互作用的完整体系,具有动态性、开放性、整体性的特点,加强文化生态的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对文化和生态的关系,孔庆浩教授认为,不外乎由这种核心意义来表述,即:生态是人类和非人类(生物)生命生存的环境,而文化则是不同人类(人种、民族)生存的方式。两者互相融合,衍生发展,由环境衍生了文化,由文化改变了环境,传承则是把这两者的关系用一种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语境予以发展,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文化共存共荣、人与社会共同进步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文/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詹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