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资讯 > 甘肃文旅 >

加快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着力推进文化旅游强省建设

日期:2021-05-19 11:05 来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 字体: 分享到: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发展战略平台。今年以来,省文化和旅游厅按照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总体布局和任务分工,围绕“一带、三区、十三板块”工作布局,积极探索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途径,创新“一带一路”交流合作机制,提升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和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围绕“一带”,加快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格局。一是优化顶层设计,提升“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引领力。科学编制《“十四五”时期甘肃文化和旅游国际及港澳台交流与合作发展规划》《甘肃省“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甘肃省“十四五”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等,聚焦资源、平台、载体和项目,以点带面、串点成线,精耕细作,绘制好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推动甘肃省“一带一路”文化制高点取得更多实实在在的可视性成果。二是创意营销传播,扩大甘肃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运用科学合理的品牌定位和富有创意的传播手段扩大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与浙江长龙航空、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沟通合作,共同搭建“空中丝绸之路快线”。与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合作联袂打造“环西部火车游”陆上丝绸之路品牌,开通“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专列、“三区三州”红色文旅专列,开展“联通陆海丝·助推双循环”——甘肃文旅“环西部火车游”主题推广营销活动,连接联通“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大环线。三是加大对外交流合作,讲好新时代甘肃文化故事。坚持“走出去”,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合作;坚持“请进来”,启动实施在华外国人入境游行动;认真筹备第五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第十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推动敦煌文化研究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更好传播中华文化、加强文化交流、增进民心相通。

  围绕“三圈”,着力推动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一是推进敦煌文化遗产保护国家研究中心和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数据中心建设。已在2021年全国“两会”提出建设文化遗产领域国家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相关建议,正在持续完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数据中心建设方案。二是支持配合酒泉市实施《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发展规划》,统筹加大省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力度,全力推进鸣沙山月牙泉基础设施提升、千年敦煌(二期)等25个支撑性项目建设进度。三是筹备召开2021“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敦煌活动年开幕式,来自日本、韩国、柬埔寨驻华使领馆以及文旅机构和企业200多人参加活动。活动以“文化圣殿·人类敦煌”为主题,深化中日韩文化领域务实合作,落实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人文领域共识的重要成果,也是加快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的具体举措。

  围绕“十三板块”,持续推动文化事业文化旅游产业繁荣发展。一是着力提升文化遗产保护水平。推进莫高窟文物保护利用,将敦煌研究院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建设。科学编制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甘肃建设保护规划(建议稿)、《甘肃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甘肃省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规划》《甘肃省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传承弘扬规划》,着力推动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大非遗保护传承力度,与沿黄九省份同步启动黄河流域非遗资源调查工作,组织开展《甘肃非遗》形象宣传片拍摄方案论证工作等,培育非遗传播品牌,提高甘肃非遗可见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二是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组织开展“建党百年·春绿陇原”百部百场文艺展演活动,持续开展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推进公共数字文化智能服务,完成155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03个文化馆的总分馆制和86个县级图书馆516个分馆的设备配备任务。开展文化活动2154场次。各级公共图书馆到馆17.48万人次;文化馆到馆8.33万人次。开展“乡村春晚”414场次,覆盖460 个村。三是着力抓好重点剧目创作。组织举办话剧《八步沙》剧本研讨会。组织话剧《八步沙》、陇剧《大禹治水》开展采风及体验活动。筹备全省艺术创作工作会议。完成甘肃器乐大赛初赛评审工作,256名选手进入甘肃省器乐大赛复赛阶段。策划举办品牌美术展览活动成功举办“情系敦煌——段文杰、段兼善作品展”,策划筹备开展常沙娜敦煌图案应用设计成果展、第二届“大路西行”中国油画展,并发布征稿启事。四是传承红色基因。支持全省10个系列16个红色旅游景区晋等升级。联合省委宣传部等单位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陇原儿女心向党”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之“追寻红色足迹逐梦砥砺前行”红色经典诵读比赛。联合省广电总台推出纪念建党100周年《如意甘肃红色之旅》特别节目。联合省直机关工委、省广电总台、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携程集团在兰州市举行“三区三州”红色旅游专列首发仪式。发布甘肃省长征丰碑、红色沃土、浴血河西等6大主题20条红色精品线路。整合推出“百年华诞”红色旅游跨年瞻仰主题线路等八大“跨年旅游”主题线路产品。五是精心谋划文旅康养倍增计划。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把文旅康养产业培育成“千亿级产业集群”的要求,在摸清全省已投入运营、在建和储备的文旅康养项目底数的基础上,按照省政府工作部署,起草完善《全省文化旅游康养产业发展倍增计划》,建立了文旅康养产业发展任务清单,编印了《甘肃省康养产业发展一本账》,目前正全力督促指导市州加快推进文旅康养产业项目建设。六是着力推进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全省文化旅游产业重点续建项目243个,计划投资1769亿元;新建项目152个,计划投资393亿元。争取世行贷款2.6亿美元的9个文旅项目全面启动,酒泉丝绸之路文化中心率先开工;奥地利政府批准贷款2500万欧元合计约2亿元人民币,支持甘肃建设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中心。“读者印象”精品街区、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等重点项目和省列文化旅游重大项目建设正在顺利推进实施。引导提升敦煌文化产业示范园等10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26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建设水平。定西浩瀚文化产业园、张掖民乐文化产业园区等一批文化综合体投入运营。(文/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季慧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