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甘肃文旅 >

守望千年 因为深爱着这片土地 ——记2021“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敦煌活动年“情系敦煌”系列展览

日期:2021-04-14 10:04 来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字体:

公元前138年,张骞受命出使西域,凿空丝路,从此,“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敦煌成为古丝绸之路“华戎所交一大都会”。多元文化在敦煌互鉴交融,大放异彩,缔造了拥有735个洞窟、2400余身彩塑、4.5万平方米壁画的举世闻名艺术宝库莫高窟。敦煌,就这样以她的深遂、博大、自信,演绎着千年传世的奇迹与瑰丽,吸引着深爱着她的人们诚笃沉肃、朝圣守望……

微信图片_20210412221151.jpg

  4月8日至10日,2021“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敦煌活动年开幕式在敦煌盛大开幕。“情系敦煌”系列展览以“守望、传承、创新”为策展初衷,“亮剑”开幕式,成为活动吸睛的一大亮点。

“情系敦煌”书画展图片资料.jpg

(“情系敦煌”书画展图片资料)

  守望大漠 一生归宿

  来到“情系敦煌”书画展的大厅里,敦煌研究院第二任院长段文杰先生曾经创作的充盈着生命质感,具有真实唯妙形象和绚丽如初色彩的临摹作品便映入眼帘。

(段文杰临摹巨制130窟“都督夫人礼佛图”).jpg

(段文杰临摹巨制130窟“都督夫人礼佛图”)

  段文杰先生,曾任敦煌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甘肃分会副主席,是敦煌学研究的领军学者。自上世纪40年代,他怀着朝圣之心来到敦煌,扎根大漠65年,致力于敦煌学的研究和整理,准确科学地临摹莫高窟、榆林窟原作壁画384幅,为临摹学的学科体系奠定了基础,为莫高窟早期壁画保护留下了大量的珍贵资料,是敦煌壁画临摹事业的开创者之一。此次展览展出了段文杰临摹的部分北魏、西魏和隋代、唐代的作品。其中,165窟的横幅长卷式壁画“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和“宋国夫人出行图”都长达6米以上,这两幅画作所展现出来的丰富现实生活图像和细节,除了艺术观赏价值,还是研究晚唐时期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重要依据。

(段文杰临摹作品  165窟宋国夫人出行图).jpg

(段文杰临摹作品 165窟宋国夫人出行图)

(段文杰临摹作品  莫高窟北魏第263窟伎乐菩萨).jpg

(段文杰临摹作品 莫高窟北魏第263窟伎乐菩萨)

(段文杰临摹作品  莫高窟盛唐第126窟莲花童子藻井).jpg

(段文杰临摹作品 莫高窟盛唐第126窟莲花童子藻井)

  段兼善先生继承了父亲段文杰先生的遗志,怀着与父亲一样深切的对敦煌艺术的执着与热爱,吸取敦煌壁画的艺术表现手法,多角度探索敦煌艺术的发展之路,创作出了大量工写相兼,凝重古朴,展现西北各族人民生活风情和精神风貌的优秀作品。

(段兼善作品   放歌图).jpg

(段兼善作品   放歌图)

(段兼善作品   花儿歌手).jpg

(段兼善作品 花儿歌手)

  此次展览,精选展出了段文杰先生临摹作品35幅、写生作品20幅、书法作品22幅,段文杰、段兼善父子合作作品6幅,段兼善先生作品45幅,及大量历史图片资料,多角度展现了敦煌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重要历史时刻,彰显了蕴含其中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

(段兼善作品   敦煌奉献者).jpg

(段兼善作品 敦煌奉献者)

  越过大漠戈壁的漫漫黄沙,穿越千年的石窟甬道,就是这个被称作“沙漠中的美术馆”的艺术殿堂,让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几代莫高窟人倾其一生,情系大漠,把理想和追求与敦煌融为了一体。段文杰先生曾说过,“回忆过去的一切,我好像做了一场梦。这场梦做了5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间,但对于一个人来说,却是相当长久的一段历程。敦煌是严酷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美好愿望的有机结合,是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是创新精神的不断发扬,是对世界各国各族人民友好往来、共同发展的赞美,是对世界和平与文明进步的向往。在这样的地方展现我们的梦想,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只要生命不息,敦煌之梦就不止。敦煌是我生命的全部”。

(“丝路美地·敦煌”数字成果展大厅).png

(“丝路美地·敦煌”数字成果展大厅)

  保护传承 发展壮大

  如果说敦煌是一幅历史长卷,那些执着守望的人,恰是画卷中最绚丽的风景。带着这样的敬仰,走进“丝路美地·敦煌”数字成果展的展厅。敦煌研究院年轻的共青团员们正在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大幅高保真复制壁画、3D打印彩塑、复制洞窟、艺术摄影作品、出版物、数字文化衍生品等六类展品吸引了观众驻足观看。敦煌石窟艺术展示区、数字创意衍生品展示区与文创互动体验区,将壁画“搬出”洞窟,多元立体的让观众零距离欣赏敦煌壁画的细腻与精美,体验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来自驻华韩国文化院的权载殷先生正在通过数字化触屏翻阅西千佛洞第三窟的介绍,不禁感叹3D影像技术的成熟与便捷,展示内容的细致和全面。

(共青团主题团日活动).jpg

(共青团主题团日活动)

  这一切,得益于“敦煌女儿”樊锦诗一生的坚持守护。樊锦诗先生看到游客到访使壁画损耗,非常痛心,她提出要为每一个洞窟、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建立细致丰富的数字档案,通过高清数字化内容将敦煌之美展现给全世界。2016年“数字敦煌”正式上线,78岁高龄的樊锦诗向人们展示了只需要点击鼠标,就可以在网上免费观览莫高窟30个经典洞窟高清全景的奇迹。就是在她也影响下,近年来,敦煌研究院积极打造敦煌文化遗产资源数据云平台,推动流散海外的敦煌遗书等文物数字化回归项目,调查完成“敦煌藏经洞出图文献目录”,与大英图书馆拓展“国际敦煌项目”协议。利用文物数字化技术与英国、法国等收藏敦煌文物的国家相关机构相继开展了“数字敦煌”项目合作,部分境外敦煌文物已实现数字化回归。她为敦煌艺术宝库的保护与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

(莫高窟第245窟复制洞窟).jpg

(莫高窟第245窟复制洞窟)

(莫高窟第320窟  散花飞天—盛唐).png

(莫高窟第320窟 散花飞天—盛唐)

(3D等比复制初唐328窟彩塑原作).jpg

(3D等比复制初唐328窟彩塑原作)

  造物创新 潮起敦煌

  如今守护莫高窟的已不再局限于“莫高人”,上海小朋友积攒零用钱,在敦煌认捐胡杨苗;“敦煌文化守望者”全球志愿者派遣计划如期完成;“敦煌数字供养人”计划,使无数年轻人通过互联网公益、游戏、音乐、动漫等数字创意方式,加入到守护敦煌的队伍中等等。现任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曾说,“敦煌是一个无限丰富的宝库,这里包罗万象,它很古老,但又很现代。年轻人只要真正了解了敦煌,就会看到敦煌有很时尚的东西。”正因如此,国潮敦煌正当红。敦煌的潮流时尚着实惊艳了世界,圈粉无数。华表奖上,佟丽娅的敦煌歌舞《远航》,让现场观众对敦煌心驰神往;敦煌博物馆·丝路手信送给潮流男孩王一博敦煌元素的滑板,也一度登上热搜引发热议和追捧……造物创新,成为守护敦煌的又一途径。

(“潮起敦煌”主题文创展).jpg

(“潮起敦煌”主题文创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于是,他们来了!敦煌博物馆授权IP,甘肃丝路手信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文创团队从敦煌中西文明交融特色元素中受到启发,从莫高窟的彩塑、壁画等寻找灵感,用现代设计手法再创造,打造出极具东西方文化意蕴的视觉语言,形成全新艺术风格的敦煌文创产品,完美诠释了潮流文化与千年丝路之间的碰撞。

(“瑞趣·千年弄潮”主题展品展示).jpg

(“瑞趣·千年弄潮”主题展品展示)

  此次开幕式活动展出的“潮起敦煌”主题文创展,以“瑞图·大盛敦煌”“瑞景·自古不羁”“瑞趣·千年弄潮”三大版块为主题,通过敦煌流散海外文物复制品展示,敦煌博物馆·丝路手信与汤姆乐器、JUSTICE滑板、卡姿兰、万斯、FLAVOUR、卡宾、水星家纺等品牌的联名产品展示及敦煌国潮文创品展示,结合“敦煌手势舞”舞蹈机、无边镜面和360°敦煌穹顶艺术打卡点等互动式体验,用丰富的敦煌元素和独特的色彩碰撞,将传统+国潮、视觉+体验展现的相得益彰,让观众充分感受敦煌文化的魅力与活力。

(国潮敦煌主题打卡点).jpg

(国潮敦煌主题打卡点)

(卡姿兰联名系列化妆品礼盒).jpg

(卡姿兰联名系列化妆品礼盒)

  甘肃丝路手信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文创团队负责人何小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我们仅仅是敦煌文创开发的设计者和运营者,但我们更多是考虑如何以文创的呈现方式演绎敦煌文化,如何把收藏在博物馆中的文物以直播的方式展现给大众,如何在文化与商业中寻找平衡,如何让敦煌博物馆这个IP走进大众生活,使之成为贴近大众的博物馆。我们只想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让每一个热爱敦煌文化的年轻人成为敦煌文化的传播者、推广者和传承者。”

(流散海外文物复制品展示).jpg

(流散海外文物复制品展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敦煌莫高窟时强调,要十分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份珍贵文化遗产,坚持保护优先的理念,加强石窟建筑、彩绘、壁画的保护,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保护水平,将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代代相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确立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2021年甘肃省政府“十四五”工作报告中也释放了加重加强文化分量和旅游流量的重要信号。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卫中指出,甘肃文旅铁军要把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作为全省文旅工作的统揽和主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放大文化和旅游的综合效应,用大格局、大视野、大手笔,打造文化兴、生态美、百姓富的文化旅游强省。

2016年9月日本经济新闻社访问团考察敦煌研究院.png

(2016年9月日本经济新闻社访问团考察敦煌研究院)

  扩大交流 发扬光大

  在中日韩敦煌文化交流成果展厅,图文并茂地展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日韩三国在敦煌文化交流方面所获的丰硕成果。日本驻华使馆特命全权公使志水史雄先生衷心祝愿通过“东亚文化之都”活动,用文化的力量,孕育出新的纽带和希望。韩国驻西安总领事金柄权先生表示,期待“东亚文化之都”敦煌年活动能够成为中日韩三国间的文化桥梁。

2014年2月,日本东京,敦煌研究院与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签署学术交流协定书,敦煌研究院.png

(2014年2月,日本东京,敦煌研究院与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签署学术交流协定书,敦煌研究院)

与韩国新罗文化遗产研究院举行学术交流合作签约仪式.png

(与韩国新罗文化遗产研究院举行学术交流合作签约仪式)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近年来,敦煌研究院在展示我国敦煌文物保护和敦煌学研究成果,推动敦煌文化研究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加强与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增进民心相通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与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大阪大学、创价大学、日本经济新闻社等机构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了合作,特别是与东京艺术大学等单位的合作交流长达30余年。2016年,与韩国新罗文化遗产研究院在敦煌莫高窟签署学术交流合作协议,开启了敦煌研究院与韩国文化遗产机构合作的里程碑式的新篇章。通过举办“敦煌论坛”“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研究班”等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研究班,邀请包括东亚国家在内的敦煌文化艺术、丝绸之路研究领域的高水平专家学者,交流思想、探讨合作,增进各国学者互动往来。先后在亚洲的日本、印度、新加坡以及欧美等国举办过近三十次敦煌艺术展览。除了实体的敦煌艺术展览,还利用敦煌的数字化资源,面向全球上线中英文版的“数字敦煌”资源库,实现了全球分享,拉近了敦煌与世界的距离。在深入研究敦煌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努力探索让文物“活”起来的有效途径,利用新媒体矩阵,传播敦煌文化艺术不同层面的内容。使网络用户可以“云游敦煌”,甚至可以参与讲述敦煌故事,使敦煌文化深入人心。2020年度,敦煌研究院全媒体平台浏览量达2.35亿人次,访客覆盖120个国家。同时,敦煌研究院充分利用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这一文化交流平台,举办主题展览和专题论坛,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让敦煌文化蕴含的文化价值和人文精神薪火相传,让敦煌走向世界,让世界走近敦煌……

1994年8月陈列中心竣工开馆典礼,日本首相竹下登与段文杰院长亲切交谈.png

(1994年8月陈列中心竣工开馆典礼,日本首相竹下登与段文杰院长亲切交谈)

1988年8月-日本首相竹下登访问莫高窟.png

(1988年8月-日本首相竹下登访问莫高窟)

韩国李明博总统参观敦煌展览.png

(韩国李明博总统参观敦煌展览)

  敦煌,一颗璀璨的丝路明珠,就这样在千年中散发着幽香,延绵不绝。莫高窟的幸运,在于遇到了一代代守护她的人。他们用一生的执著对抗时间,他们隐匿于风沙无私地奉献,他们守望敦煌历史可鉴,因为,他们深爱着这片土地……(文/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陆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