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吹拂万物复苏的日子里,我们又迎来了“三八·国际妇女节”。三月的蓓蕾绽放早春第一抹殷红,新时代的画卷里演绎着新女性奋进的绚丽华章!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在民族复兴的“主战场”,在防控疫情“大考场”,在脱贫攻坚“赛马场”,检验了新时代新女性坚决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忠诚,检验了她们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政治定力,体现了她们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的政治担当,展现了她们“巾帼不让须眉”建功立业新时代的飒爽英姿!
巾帼不让须眉,功成必定有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张小娟,大学毕业后舍弃在大城市生活的机会,毅然返回家乡参与脱贫攻坚,一直坚守在甘肃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和脱贫攻坚一线,积极为群众发展致富产业出主意、想办法,成为全县扶贫攻坚“急先锋”,作为家中的女儿、妻子和母亲,她无暇更多关心和照顾家人,舍小家顾大家,一心扑在工作上,直至为党的事业献出宝贵的生命。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女干部,她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征服脱贫道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她用柔软的肩膀承担起党员干部的担当和作为,诠释青春人生的价值和追求,诠释奋斗追梦的真谛和意义,她追求理想,努力奋斗,不负人生,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
巾帼不让须眉,臂膀同样坚挺。2020年,在抗击疫情一线战场的4.2万名医护人员中有三分之二是女性。李兰娟院士,73岁高龄,主动请缨驰援武汉;陈薇院士,临危受命,带领团队研制出了国内第一个获批进入临床试验的的疫苗;还有一群群年轻的“女战士”争先恐后报名上一线,她们说:“这个时候总要有人站出来,就像战争,需要战士;我年轻,我没有后顾之忧”。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她们义无反顾,逆行而上;面对危险繁重的工作,她们自觉放下了母亲、女儿、妻子的身份……留下的,是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医务人员,以无畏亦无惧的姿态挺身向前。她们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与使命,坚守前线,她们用实践生动诠释着“半边天”的责任与担当。逆行而上,只因向阳而生,这便是疫情中她们最为真实的写照,她们是“白衣天使”,更是“最美人间四月天”!
巾帼不让须眉,红颜更胜儿郎。“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先生50多年来心系敦煌,矢志不渝为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弘扬、管理作出突出贡献,得到了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褒扬,被授予“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她曾说过:“我本来没想留那么久的,我给自己算了次命,我的命就在敦煌。我做梦,都会梦见敦煌;醒过来,还是敦煌。我们的责任就是看家护院,弘扬敦煌文化,能把这份属于全人类的遗产完好地留给后人”。实现复兴伟业,绝不是敲锣打鼓、嘴上说说就能完成,必须要强化担当、弘扬严实作风,保持苦干实干的奋斗姿态,努力把“施工图”转化为“实景图”。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各个战线上,广大妇女奋勇争先、顽强拼搏,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女性风采。作为新时代女青年,我们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学习典型、争当先进,坚定跟党走,建功新时代,弘扬家国情怀,以奋斗创造美好生活;要到吃劲岗位、基层一线墩苗历练,掌握工作规律、丰富解题经验,加快成长成才;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彰显巾帼风采,在打造文化兴、生态美、百姓富的文化旅游强省中贡献巾帼力量,争做新时代的铿锵玫瑰,以优异的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省文化博览局综合管理处 申文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