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资讯 > 敦煌文化 >

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历——敦煌历日

日期:2020-11-13 11:11 来源:敦煌莫高窟 企鹅号 字体: 分享到:

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历书,但因时间久远,古代历书如何演进发展,因实物太少而难寻觅其发展轨迹。1900年在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古历日,则大大地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敦煌遗书中共有古历40余件。最早的是北魏历日,最迟的是北宋历日,大多数是唐末、五代、宋初历。在我国,除出土的少许汉简记载内容简单的历谱外,敦煌古历日是现存最早、内容最丰富的一批古历书。

这些历日文书有中原类和本地编写类两种。其中来自外地者仅仅有五件:《北魏上半真君十一年(450年)十二年(451年)历巳》、《唐乾符四年丁酉岁(877年)历日》、《唐大和八年甲寅岁(834年)具注历日》(图1)、《唐中和二年(882年)剑南四川成都府樊赏家历日》、保存有 “上都东市大刁家大印”字样而年代不详的历日残片。

藏经洞保存的40余件历日,除少数来自中原王朝和外地外、有35件是敦煌当地自编的,其中最早者为《唐元和三年(808年)戊子岁具注历日》。自古以来, 历书都是由封建王朝组织编写,并向全国管辖区颁发的,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以前,敦煌地区使用的就一直是唐朝的历书。

相对于朝廷颁行的历书,地方历书常常被称作小历。敦煌历日的朔日与同一时期的中原历不尽一致, 常有一到二日的差别,闰月也很少一致,比中原历或早或晚一两个月。但纪日干支同中原历却十分一致, 表明中国古来干支纪日的连续性并未因地方自编历日而中断,反映了当时河西地区特定的历史背景。

在敦煌历日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来自西方基督教的星期制度,最早引人我国历法是从敦煌历日开始的。一星期的各日在敦煌历日中都有特定的术语:星期日是“密”、从星期一到星期六依次是“奠”、“云汉”、“滴”、“温没斯”、“那颉”、“鸡授” 。

一般来说,敦煌历日都在正月初一注上星期几,以后的都省略了,或只在星期日注一“密”字,以下由人们推算。

唐乾符四年丁酉岁(877年)历日

在敦煌40多件历日中,《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十二年(451年) 历日》内容十分简单,但这是现存敦煌历日中年代最早的一件,也是现知唯一的北魏历书实物。 《唐乾符四年丁酉岁(877年)历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印刷本历书,也是现存敦煌历书中内容最丰富的一件(图2)。

敦煌历日的发现, 为研究古代历书的演进发展提供了重要材料, 在中国历法史上占有显著的位置。

来源:李忠武《天下第一说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