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资讯 > 敦煌文化 >

亲述半世纪莫高窟情缘,“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唯一自传出版

日期:2019-10-23 11:10 来源:齐鲁壹点 字体: 分享到:

1.jpeg

10月21日,《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活动由译林出版社、甘肃省委宣传部、北京大学联合主办。本书是“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唯一自传,由译林出版社出版。

近日,樊锦诗获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樊锦诗单纯简朴、低调谦和,将自己瘦小的身影隐于敦煌绚烂的壁画图卷之后。这一次,在杖朝之年,她终于在这部口述自传中,首度直面读者,亲述感人至深的传奇人生。

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纷纷对《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的出版表示祝贺,认为这本书展现了一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的感人事迹,弘扬了以莫高窟人为代表的考古学人的坚守与付出的精神,展现出民族文化代际相传的动人精神。

2.jpeg

樊锦诗成长于上海,北大毕业。生于南国的她,却一毕业就去了敦煌,这一去,就是五十七年。樊锦诗六十岁受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八十岁退休。在同龄人颐养天年、子女承欢膝下的时候,她拼劲全力把莫高窟的文保事业推上一个新的高峰。她率先在全国开展文物保护专项法规,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的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作出了重大贡献。

樊锦诗先生在发布会现场说,写这本书是她不可推卸的责任。千年前的古代艺术家为我们留下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这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老一辈的莫高窟人无怨无悔地把青春、把一生奉献给敦煌,甚至他们的子女都没有上过大学,把子孙也奉献出来。她要把老一辈莫高窟人的工作精神告诉世人、留给后代。樊锦诗先生的一生,照应着敦煌研究院的发展,她觉得有义务把五十几年的工作经历化为文字,为敦煌留史。

3.jpeg

樊锦诗先生与本书撰写作者北京大学教授顾春芳一见如故。通过跟顾春芳教授的接触,她觉得顾春芳是一位可信的学者,于是欣然答应了口述的请求。顾春芳为这本书,研读了大量有关敦煌的书,所下功夫之深,另樊锦诗非常感动。樊锦诗先生说:“碰到顾老师是我的大幸,如果我碰不到她,不知道这本书今天能不能出来。”

本书的撰写作者顾春芳说:“用四年的时间为这样一位令我发自内心尊敬的人写一本传记非常值得。”为了写这本书,她无数次与樊锦诗先生在电话里彻夜长谈。“她允许我问,也允许我写,毫无保留的向我敞开,给予我创作的自由。”

4.jpeg

樊锦诗与敦煌是不可分的,写樊锦诗这个人,如果脱离了莫高窟的保护、研究和弘扬,就写不出一个真实完整的樊锦诗。顾春芳教授深知这一点,她阅读了樊锦诗所有的文章:在敦煌学上已经或试图突破的问题,在遗产保护方面抓住的问题,以及她把握的重大问题。

5.jpeg

老一辈学者的真情口述,青年一辈学者的细腻记述,共同记载了这段珍贵的敦煌记忆。《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不仅是樊锦诗个人的奋斗史,更是几代莫高窟人献身大漠的一份历史见证。为了保护莫高窟这座人类绝无仅有的人类文化遗产,多少莫高窟人甘愿献出自己的一生,这是莫高窟人留给民族和国家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九龙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