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敦煌文化 >

敦煌研究院赴伊朗学术考察队行记(三)

日期:2019-10-15 09:10 来源:敦煌研究院 字体:

10月6日,是考察队在伊朗学术考察的第4天。主要考察伊朗西南部重要城市阿瓦士附近的苏萨(Susa)遗址、乔加赞比尔庙塔(Chogha Zanbil)、舒什塔尔水利工程(Shushatar)。

一  苏萨遗址

考察第一站是苏萨古城,它曾经是埃兰王国(公元前2700—前539年)的都城。世界上最古老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就是在苏萨遗址被发现。

苏萨在今天奥华兹北方约100公里的地方。公元前5世纪,大流士一世统治下的波斯帝国疆域达到了顶峰。他开辟了一条波斯御道,起点就是苏萨。大流士一世在苏萨建造了大流士宫殿。此处早于波斯波利斯,是大流士一世的冬宫。建造这座宫殿,大流士一世几乎动用了当时帝国的全部人力、物力、财力。建筑中所使用的材料来自非洲、中亚、印度等15个地区,参加宫廷建筑的工匠,来自至少5个民族,主要以巴比伦人为主。

1.jpg

图1 苏萨遗址

大流士一世的宫殿建筑在巨大的人工台基上,面积约37500平方米,其中有走廊、大殿,房间110间,面积约两万平方米。大流士宫殿主要分为阿帕达那宫和阿克罗波利斯两个区。宫殿规模不大,北面的方形大流士觐见大厅每边长110米。觐见大厅三面各有12根柱子,里面也有36根柱子,一共是72根柱子。柱子高度为23米,石灰岩材质。柱头是牛头、狮身、鹰翅三个形象的集合。身子是狮子,象征土地;身子上有鹰的翅膀,象征天空;牛的背上扛着来自埃及的雪松,牛的脖子上有12朵莲花,代表12个月份或12个节日。

2.jpg

图2 残存的柱头

宫殿建造采用的材料是土砖、石头、木头等,并且,墙面上有上釉彩砖的壁画,主要表现了整列波斯军队的弓箭手。目前这些带釉彩砖藏于法国卢浮宫。苏萨的大流士一世宫殿与后来波斯波利斯的宫殿设计相似。

苏萨遗址残损严重,目前只能看到格局方正的墙基和石柱底座。

QQ截图20191015092222.png

图3 断柱残垣

苏萨遗址的考古发掘始于19世纪,由法国考古队负责。1890年法国考古队拆掉大量的古迹,用这里的古老石块和带釉彩砖,在苏萨遗址的一侧建造了一座高大的仿古城堡——苏萨城堡,用来储存遗址发掘品和进行研究工作。

4.jpg

图4 法国建造的仿古城堡

1966年,为了保存和展示苏萨遗址发掘的文物,伊朗在离遗址550米的地方建造了苏萨博物馆。一些石头器物展示在苏萨博物馆的院子中。

5.jpg

图5 苏萨博物馆

二  乔加赞比尔庙塔

第二处是乔加赞比尔庙塔(Chogha Zanbil,或者译作恰高·占比尔),位于伊朗西部胡齐斯省,距苏萨东南30多公里处,是现今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广大的埃兰遗迹。

1935年,新西兰地质学家在伊朗勘探石油的飞行中,发现了造型奇特的土山。一年之后,通过初步发掘确认它就是伊拉姆古国首都乔加赞比尔遗址。

6.jpg

图6 乔加赞比尔庙塔

它是在公元前1250年,由埃兰国王翁塔希·加尔下令建造的,工期历时几十年也没有完工,后因国王的去世半途而废。宫殿主要供奉苏萨守护神——因舒希纳克(Inshushinak)。

遗址主要由宫殿、陵墓和祭祀建筑组成。祭祀殿堂主要由土坯和砖构成,砖上有大量的楔形文字。当然,大部分建筑已经严重损毁。

7.jpg

图7 残损的庙塔及日晷

遗址形制为方形,四周每边长105米,分为5层,逐层向上向内收缩的阶梯状塔式建筑。现存塔高25米。神殿四面中央皆有入口,但只有西南面的正门阶梯可以直接登上塔顶的神庙。据介绍,大殿城中本来要建造22座神殿,结果只建成了13座,现存4座。

乔加赞比尔庙塔有三道方形城墙环绕,中间是供奉苏萨守护神因舒希纳克的大殿。大殿外依次是第一层城墙、第二道城墙、第三道城墙。观者只能看到内侧的前两道城墙。最外侧的第三道城墙目前已经看不到了。整座塔体由砖坯垒砌而成,外层覆上一层红砖。外墙砖每隔10列,砖面上都有楔形文字,是对守护神因舒希纳克的赞颂。

8.jpg

图8 乔加赞比尔庙塔墙砖上的楔形文字

庙塔西南正门前有一座大型的日晷,一旁的地面上还有一只三千年前孩童的脚印,引起了观者的好奇,纷纷对其猜测不已。

9.jpg

图9 乔加赞比尔庙塔前的孩童脚印

乔加赞比尔庙塔是世界上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品,是现存最具有代表性、保存最完整的巴比伦塔庙式建筑,是伊朗第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古迹。

10.jpg

图10 考察队员在乔加赞比尔遗址

三  舒什塔尔水利工程

第三处是舒什塔尔水利工程(Shushatar)。舒什塔尔水利工程是萨珊时期的一个综合的水利灌溉系统。公元3世纪,此水利工程由在埃德萨战役中战败的罗马劳工筑造,是伊朗第一座罗马式拱桥建筑。

11.jpg

图11 舒什塔尔水利工程遗址

舒什塔尔水利工程位于卡伦河的上游,全长500米,宽7—9米,有40个拱形桥洞。它的建造运用了复杂的工程工艺,是早期埃兰人与美索不达米亚人专有技术的结合。

它具有拦河堰和桥梁的作用,是一个多功能、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此水利工程不仅可以用于水利灌溉,同时也产生了经济效益。如在这个水利工程的下面有水磨和织布机,可以利用水力磨面和织布。

12.jpg

图12 舒什塔尔水利工程中的水磨

13.jpg

图13 舒什塔尔水利工程中的织布机

舒什塔尔水利工程有两个运河部分,今天其仍在发挥作用。水流从高耸的崖壁向水道倾注,形成瀑布,也是非常优美的景观。

14.jpg

图14 傍晚的舒什塔尔水利工程遗址

(文/孔令梅 宋焰朋 图/孙志军 孔令梅)